请输入您要找的作文...
首页/美文/情感文章 古人篇、鱼 玄 机 的 悲 惨 人 生—赵为民《人生哲学》第四卷

古人篇、鱼 玄 机 的 悲 惨 人

时间:2022-12-05 06:47

古 人 篇

我写本篇的目的是向读者展示我们所熟悉的某些古人的人生。他们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和折磨,最后成为名人。释迦牟尼说:“人生是苦的。” 无论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容易,你光知道自己不容易,其实别人有时比你更不容易,只是你不了解而已。

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太多的沟沟坎坎、起起伏伏,我曾经送朋友一句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其意思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要常想如意之事,不去纠结那些不如意、不高兴的事。这样你就会有个好心态、好的心情,我在本《人生哲学》丛书“下集”扉页上的“赠言”中写道:“人的一生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情。心情好,精神就好,身体就健康。好心情是治病的良药,坏心情是得病的向导”。我希望《人生哲学》丛书的读者无论遇上怎样不痛快的事,乃至倒霉的事都要想的开,看的透,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1、鱼 玄 机 的 悲 惨 人 生

在唐代,还未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此类观念,所以,当时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无论是达官贵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只耍 -----------------------------------------------------------------------------------要经济条件允许,都会让女儿读书。因此,唐朝也是才女辈出的一个朝代。

在这些才女中,鱼玄机可谓熠熠生辉,她聪慧美貌,好读书、有才思、喜诗赋,是晚唐著名的女诗人。在她短暂的一生中诗作丰富,其诗作现存50首,收于《全唐诗》,更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薛涛、花蕊夫人﹙宋初人﹚……在《全唐诗》中收录的女诗人并不算少数,唯有鱼玄机的作品独成一卷。

﹙1﹚ 鱼玄机与温庭筠亦师、亦友,亦生情

鱼玄机于公元844年出生在长安,其父饱读诗书却功名未就。她从小聪慧,在父亲的熏陶下,7岁作诗文,10岁时声名远播,被誉为“诗童”。

相传,鱼玄机与花间派鼻祖温庭筠早年就已结识,并有词作往来。温庭筠听说鱼玄机10岁时就诗词俱能,就特地去她家拜访,从此二人之间的诗词唱和,几乎延续了鱼玄机的整整一生。当时,鱼玄机的父亲早已去世,家中全靠母亲为人浆洗衣服勉强维持生活。温庭筠委婉向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鱼玄机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便以柳絮飞舞拂人面之景写下了“江边柳”三个字为题。

鱼玄机沉思片刻,便飞快地写下一首小诗:《赋得江边柳》,然后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中写道: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据说,温庭筠接过鱼玄机递过来的诗笺,反复吟读着那上面的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音韵,还是意境诗情,均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不禁大为叹服。从此,温庭筠经常出入鱼玄机家,为她指点诗作,几近成为了她的老师。温庭筠不仅不收她的学费,反而还经常在生活上帮衬她们母女。从此,温庭筠与幼小的鱼玄机成了一对忘年的莫逆之交。

对于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的情感,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也无法清晰得知,出于浪漫主义的想像,年幼的鱼玄机对亦父亦友、提供温暖关怀的温庭筠也充满了孺慕之情。然而,温庭筠这个人长的其貌不扬,平时的生活习惯落拓不羁不修边幅,再加上他的年龄要比鱼玄机长几十岁,可能是因为这诸多的因素,他们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

﹙2﹚鱼玄机为状元郎李亿之妾

与温庭筠的感情无果,反倒因温庭筠的原因,鱼玄机结识了当朝的状元郎李亿。李亿是唐宣宗年代中的状元,高中状元后,他到好友温庭筠家做客,无意中看到鱼玄机的两篇诗作。其字迹娟秀,文采斐然,让李亿眼前一亮。温庭筠察觉后,介绍两个人相识,并从中撮合。终于,鱼玄机嫁给了李亿。可是,李亿早有妻室,鱼玄机嫁过来只能做妾,按着唐朝当时的法律,妾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妻是妻,妾是妾;即使妻子死了,妾也不能升格为妻。一个男子只有妾而没有妻,则视为未婚,所以,当时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女子,一般不去做妾。鱼玄机愿做李亿之妾,足以说明当时她家庭条件不好。

聪慧、有才思、又有倾国之貌的鱼玄机做了李亿的妾,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她本来就已经是折辱了,但更为糟糕的是,李亿的妻子嫉妒心极强,根本就容不下她的存在。虽然在刚刚成为李亿妾室之后的几个月内,李亿和鱼玄机的感情很深,分享了很多甜密时刻,这让李亿的妻子更是嫉妒万分,李妻决心把鱼玄机赶出家门。

最终,李亿万般无奈,只得选择抛弃鱼玄机。李亿把她送入长安城外的“咸宜观”中,让她当了女道士。此后鱼玄机才有了“玄机”这个道号﹙此前,她连个名号都没有﹚,初入观中,她还以为这是李亿的权宜之计,过不了多长时间,相信李亿对她会另有安排。没承想,日复一日,昔日的良人却再也没有出现,她写了一篇篇怀念往昔甜蜜时光的诗词,但都成了讽刺。她从希望到绝望,写了一首怒斥李亿的诗:

羞 日 遮 罗 袖 , 愁 春 懒 起 妆 。

易 求 无 价 宝 , 难 得 有 心 郎 。

意思是说,再名贵的金银财宝都容易得到,要想得到一个不变心的男人,那可真是太难了。

放弃了对李亿的感情之后,鱼玄机很快就适应了道观的生活。在唐代,女道士对于其她女性而言,有更多的社交机会,鱼玄机借由道观这个平台,跟当时很多男性才子有了相识的机会,又由于鱼玄机本人才高八斗、作得一手好诗,所以,才子们对她都十分钦佩,一时间,她的道观也就成为才子们聚会、吃酒、逍遥之所。她的很多诗句由这些才子们传唱而广为人知。逐渐地,她的名气传遍了整个长安城,甚至整个大唐。这段时间,她生活的如鱼得水,很是滋润。

﹙3﹚可恨生为女儿身

鱼玄机除了才华出众外,其性格非常豪爽,充满了雄心壮志。有一次,她到崇真观游玩,当她登上观中的一座高楼上时,发现上面有很多新及第的进士们的提名和他们的文章、诗篇,鱼玄机认真阅读了一下,她觉得水平比起她自己来差得多了,她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

自从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以来。唐朝的科举蓬勃发展,凡中进士的人的美名和文章会在一夕之间传遍整个唐朝,受到全社会的尊崇和仰慕。就连晚唐皇帝唐宣宗也在大殿上亲手为自己题名“乡贡进士李某”的匾额,可见当时社会上对进士是何等地推崇了。

然而在晚唐时期,女性根本没有科考的资格。羡慕、惋惜、遗憾诸多情绪交织在鱼玄机的心中,她信手提笔在崇真观的高楼上赋诗一首:

云 峰 满 目 放 春 晴 , 历 历 银 钩 指 下 生 。

自 恨 罗 衣 掩 诗 句 , 举 头 空 羡 榜 中 名 。

诗的意思是说,我因为生为女性,身穿罗衣,掩盖了我的诗名。假若我不是女性,这崇真观上的题名就应该是我。从这首诗中,可见鱼玄机的雄心壮志,可是在当时的社会,她的这种雄心壮志是无法实现的。

关于鱼玄机的结局,有晚唐文人笔记记载,是因为她打死婢女绿翘而被判杀,其中几分虚实不得而知,如果笔记中所言为真,则鱼玄机去世时还不到30岁,一代才女,可悲、可惜、可叹啊……

2、李 清 照 坎 坷 的 个 人 感 情 生 活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李清照对自己一生感情生活的评价,可见她的个人感情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李清照是宋代词作家,是文化、文学界相当知名的才女。可是,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坎坷——国破、家亡、财散、丧夫、再嫁、离婚、孤独终老。

﹙1﹚ 第一段婚姻的苦涩结局

《宋史》一书提到李清照时用了7个字:“诗之尤有称于时。”意思是说她的诗文在当时极被人们所赞颂。李清照在少女时期的诗词作品就在士大夫中流传甚广,这就引起了太学士赵明诚的关注。据说赵明诚有一次在家睡觉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在读一本书,其它的内容记不得了,只记得其中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把这个梦的内容告诉了父亲赵挺之,赵挺之是三品大员,后来还官至宰相,文化造诣当然比儿子赵明诚要深的多了。赵挺之听了儿子前言不答后语的三句话。可他仔细想了想,就知道他这个21岁的儿子是爱上了一个女孩儿。赵挺之和霭地对儿子解释说:“‘言与司合’正是一个‘词’字,‘安上已脱’是一个‘女’字,‘芝芙草拔’不就是‘之夫’两个字吗?三句话合在一起暗含的意思就是‘词女之夫’,说明你将来会找一个会写词的女孩儿做妻子……”

这个故事是元代的一本书——《琅嬛记》里记录下来的。不管是真是假,都足以说明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爱情故事是多么的出名。18岁的李清照和21岁的赵明诚相互倾慕对方的才华与为人,有着共同的感情基础,可谓是志同道合,两情相悦,终于喜结良缘。婚后,二人生活幸福甜蜜,但这对佳人新婚燕尔并非天天耳鬓厮磨,赵明诚还是太学里的一位学生,他只能初一、十五才能请假回家。

赵明诚虽然出身高官之家,却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不良习气。他从小就喜欢收藏金石字画和文物。李清照嫁给赵明诚之后,很快对赵明诚收藏金石字画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收集文物字画需要有大量的金钱投入。虽然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都在朝为官,但他们年轻时都是贫寒出身的读书人,所以家教很严,从不允许儿女们乱花一文钱。所以,小夫妻俩也没什么零花钱和私房钱,再说,赵明诚当时还是一名学生,那里有经济收入?刚毕业,只做了个小官,挣的工资刚够养家,所以,没有什么富裕钱去买金石字画。后来,他们想了个应对之法——典当衣服。每次赵明诚从太学回来,他们夫妻俩结伴到典铺去,夏天把冬天的衣服先当了,冬天再把夏装点当了。二人揣着换回来的五、六百钱,到大相国寺那里的庙会上去淘文物。这对小夫妻就这样过着非常纯朴、淡泊而又高雅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当时在朝中是六品官员﹚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朝中曾是三品大员,后来官至宰相﹚因为得罪了权贵蔡京而受到冲击。先是李格非被罢官,遣回山东老家。不久,赵挺之去世,赵家开始败落,举家回到故乡——山东青州,青州10年,李清照和赵明诚在清贫的日子里恩爱有加,夫妻俩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继续整理、撰写《金石录》。过着神仙伴侣般的生活。

十年中,朝中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蔡京被驱逐出政治舞台,赵明诚得以再次重返仕途,在一些州郡开始担任官职。但不知什么原因,赵明诚担任这些官职没有带家属,把李清照留在家里独守空房。赵明诚做了莱州知州,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比以前高了许多。而且当时社会上时兴蓄养侍妾和歌伎,就连苏轼也都蓄养歌伎和侍妾,赵明诚自然也未能免俗,而且李清照当时已年近四十,岁月催人老,她的体貌自然比不上那些年轻的歌伎,李清照在情感上已被冷落,婚姻上出现了重大的危机。

毕竟二人的爱情基础是建立在共同的趣味、爱好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感情虽然出了问题,还不足以使婚姻产生破裂,赵明诚也很快意识到,真正能了解他、能与他分享快乐的永远只有李清照,所以,赵明诚并没有抛弃李清照。两人的婚姻虽然没有结束,但后来的十几年并不幸福。

﹙2﹚ 不惜一切弃孽缘

李清照在46岁时,赵明诚去世了。当时北方的金人和大宋发生了惨烈的战争,摆在李清照面前的有两个问题:第一,她孤身一人,今后的路怎么走;第二,赵明诚去世了,他留下的两万多件古籍图书、两千多卷的碑刻金石的拓本和摹本。这一大笔文物遗产怎么办?这些文物,不能毁于战火或落入金人之手。

在山河破碎、黎民涂炭的岁月里,李清照带着那么多的文物孤身一人,四处逃亡,一年多的逃亡生活,她流落他乡,饱尝战乱流离之苦。她在流离的生活中,丢失了不少的文物,她身心俱疲,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在这期间,她遇到了张汝舟主动接近她,巧舌如簧的张汝舟为她编织了一个幸福、美满、温暖的家庭幻想。刚刚经历了众多苦难的李清照,在情感与生活中都非常需要有一个依靠,而张汝舟的出现,又给了她承诺。虽然李清照下嫁张汝舟有很多考虑,但至少她希望生活从此安稳下来。

二人结婚以后,李清照很快发现这个张汝舟学识浅、修养低,道德品质很有问题。他与李清照结婚是为了她那批文物而来的,更有甚者,他还有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常常因为文物的管理权问题对李清照拳打脚踢,仅仅结婚三个多月,李清照便决定离婚。

在宋代,只有丈夫休掉妻子的,没有妻子不要丈夫的,即使妻子要跟丈夫离婚,丈夫不同意也不行。张汝舟当然是不同意离婚的,李清照也不是等闲之辈,她告发张汝舟在做官过程中,虚报了考试次数,骗取官职。李清照和张汝舟的这场官司当时惊动了宋高宗,宋高宗委托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专门调查此案,结果确实是虚报举数入宫。所以撤除张汝舟的官职,发配到广西柳州。

按着大宋法律,丈夫被流放,妻子不但可以离婚,而且还可以保留自己的财产,法律还有一条规定,若妻子告发丈夫,丈夫果真有罪,算是自首,妻子也得跟着坐两年牢。值得庆幸的是,李清照只坐了九天就放出来了,这也是得益于李清照人脉广,在众人的帮助下才较为顺利地脱离了张汝舟这桩糟糕的婚姻。

和张汝舟结束了婚姻之后,在国破家亡,精神遭受深深的折磨与煎熬时,李清照却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诗篇。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成者几乎无不经历过痛苦的历练和折磨。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是由无数次经历的积累而逐步走向成熟的,只有不断经历,不断尝试,才能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多一次经历,就多一份财富,让你受益终生。

3、唐 伯 虎 的 传 奇 人 生

我在本卷的“人生篇”的第22篇文章——“人生不只是有起跑线”一文中讲了有关唐伯虎的一些轶事,在此,我想再给朋友们介绍一些有关唐伯虎的人生故事。

唐伯虎,名唐寅﹙yǐn﹚,生活在明代中叶,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从小才气横溢,少年时很顽皮,青年时风流倜傥,中年老了,玩世不恭。他的人生坎坷难以言状。现在,社会上所流传的关于唐伯虎的一些传说都是后人将他的故事添枝加叶,以至于编造成许多传奇小说。什么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娶了九位美女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情节很离奇,实际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些事。不过,唐伯虎画《九美图》倒是真的。有一次,唐伯虎的朋友祝枝山去拜访唐伯虎,两个人开玩笑,祝枝山跟唐伯虎打赌,说唐伯虎只要在一年内将苏州城内有名望的小姐,画出十张美女图来,祝枝山就付给他300两银子。唐伯虎觉得这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儿,随口就答应了。可是唐伯虎没想到这些有名望的小姐从来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连她们的面儿都见不着,如何能画出他们的美女图呢?﹙按现在的话说,见不到本人怎么能写生呢?﹚这时唐伯虎的书童唐兴对唐伯虎说:“这些美女们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到玄妙寺上香,这样就可以轻易地见到这十个美女,就可以画出他们的肖像,十张美女图不就解决了吗!” 可是唐伯虎只画了九张,那一张为什么没画出来,史书上没有记载。而这九张美女图也就因此被保存到现在。

关于唐伯虎点秋香的事儿,是由于文人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问世以后,民间艺人和戏曲的渲染,使得唐伯虎点秋香的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样,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趣谈,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唐伯虎成了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其实,历史上真的唐伯虎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那些风流韵事,而且生活十分清贫,一生坎坷,甚至达到了难以保存性命的窘境。

明朝弘治十二年年底,全国举行科考,考完之后,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和几位好友饮酒庆贺考试结束,唐伯虎在人前炫耀,认为此次考试的全国第一名非他莫属。结果第二年三月初二皇家发榜,唐伯虎榜上无名,且四天后的三月初六,几个锦衣卫士找到唐伯虎,给他戴上枷锁,连推带搡地将他押入大牢,﹙说他在考试时得到了透题,并向外传播。﹚ 从此他一生都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至此唐伯虎的仕途彻底中断了。

蹲了几年大牢,好歹出了狱,他本想回家过上几天平静的日子,可当他返乡后,发现原先笑脸相迎的乡亲们对他已经换了面孔,已经不正眼相看,他的书童也不再崇敬他,有时竟敢反客为主大声训斥他,他的第一任妻子徐氏出身豪门,十分势力,一心希望唐伯虎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夫贵妻荣。没成想唐伯虎混到了这步天地,从此与他反目,日日争吵,时常对他恶语相向,最后跟他劳燕分飞,离婚了事,离他而去。后来有个叫沈九娘的女子走进了唐伯虎的生活,两人情投意合,不幸的是沈九娘又过早地去世了。从此唐伯虎就再未续弦。

还有一件让唐伯虎更为不堪回首的事:他经人介绍来到宁王爷朱宸濠麾下,但他很快发现朱宸濠有谋反之意。他想,这可是掉脑袋的事,不能干,决定溜号走人。问题是,你想走,你走得了吗?让你知道了那么多的内情,那么多的机密,不把脑袋留下怎么能让你走呢?四十九岁的唐伯虎面对生命的威胁,又一次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他决定学习前辈的经验——装疯。他觉得只有装疯,才能让朱宸濠相信,他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不会说,即使是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唐伯虎毕竟是才子,他装疯有他自己的风格,他不吃狗屎,他认为吃狗屎看到的人少、影响面儿小,自己又受罪,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招——裸奔。他下定横心,一脱到底,全身一丝不挂,四处奔走,哪里人多就到那里去,看见年轻女人就冲着傻笑,甚至追逐并高喊:“你等等我!让我搂搂你!我可是宁王爷的贵客!”他这一搞,整个南昌城都不得安宁,许多人都出来看热闹,朱宸濠﹙宁王爷﹚的面子算是让他丢尽了,宁王气急败坏,连忙下令赶紧把这个“疯子”遣回苏州,别在这里给他丢人现眼。

唐伯虎终于逃出虎口,总算没搭上性命,但在庆祝劫后余生的同时,他对人生已经彻底绝望了,从此以后他彻底堕落了。他再也没有振作起来。

科举失败,婚姻不幸,事业低谷。使唐伯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此他便流落江湖,漫游名山大川,潜心书画创作,最终成为一代大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在苏州流传着唐伯虎的很多故事,据说,唐伯虎的一位好友向他索画,唐伯虎给他画了一幅“一竿青竹临风而立。”竹竿上站着一只纺织娘﹙一种叫声极好听的鸟﹚。这位好友回家后,就把唐伯虎的赠画挂在房间里,到了深夜,这个人在睡梦中被纺织娘的阵阵叫声吵醒,他起身掌灯四处寻找,最后发现,鸣叫不停的纺织娘,竟然就是唐伯虎画中的那只鸟。还有一次,唐伯虎为他的一个朋友的扇子画了三只河虾,这个朋友在一次乘船出游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扇子掉进了河里,扇面上的三只虾竟然从扇面上跳到河里游走了。这些神奇的传说描述了唐伯虎画技之高超。

坎坷的生活,形成了唐伯虎傲世不羁、蔑视权贵的性格,。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但 愿 老 死 花 酒 间 ,

不 愿 鞠 躬 车 马 前 。

车 尘 马 足 贵 者 趣 ,

酒 盏 花 枝 贫 者 缘 。

这首诗反映了他宁愿贫穷,也不趋炎附势的性格。他清高傲世,必然得罪一些达官贵人,故此,唐伯虎的生活是很清贫的。他在一首诗中写道:“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意思就是说生活窘迫的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可万里江山就在我的笔下啊!何谈贫穷呢?他在另一首诗中又写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直接了当地道出了生活清苦的状况。公元1523年,这位中国文化史上的天才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永远归于沉寂,在贫困交加中离世,年仅53岁。当然,他也留下了一些诗词、书画,成为后人无尽的财富。

唐伯虎死后由于贫穷,无力安葬,只得在他的住宅边暂时存放。直到20年后,由唐伯虎的亲友凑了些钱才将他的灵柩迁葬於城西衡圹﹙kuàng﹚王家村。

岁月悠悠,将近500百年﹙笔者写此文章时间系2018年。——笔者注﹚过去了,如今,在苏州桃花坞唐伯虎住宅遗址附近,还有一条名曰“唐寅坟”的小巷。苏州人民始终缅怀着这位杰出的画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市人民政府出资百万余元,重修了唐寅墓,并在其墓地建造了纪念馆,陈列唐寅事迹及其小说、诗歌及文学作品,并于1986年正式向公众开放,在唐寅纪念馆里有一幅楹﹙读作yíng,堂屋前部的柱子。﹚联,概括了唐寅的一生。抄录如下:“问唐衢﹙qú﹚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髙名,在将相王侯之上。”

是啊!太多帝王将相都被历史的洪流淹没了,而唐伯虎的大名将会在人们的口碑中永远地流传下去。

现在,我们偶而会在电视上看到什么“唐伯虎点秋香”、如何智斗奸臣、如何娶得美人归,情节大都十分搞笑,但无论如何我也笑不起来,因为我知道那个真实的唐伯虎,年轻时意气风发,中年时怀才不遇,老年时心灰意冷,那个在无奈中痛苦挣扎、他心中有无尽的酸楚,无比绝望的唐伯虎。

4、唐 宋 八 大 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和苏洵父子三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在此,编者将对这八位人物的人生经历分别简单介绍给读者。

但我的“介绍”也只能是只言片语,或是他们人生中一个或几个片段,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们的人生也是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最后得以万古流芳。因为我的这套《人生哲学》是探讨人生经历和人生哲理的丛书,我不可能把“唐宋八大家”每个人的全部经历都展现给读者,只能展现一些点滴或一些片段以说明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了这样或那样的苦涩。我在《人生哲学》“下集”扉页的赠言中写道:“人生就像心电图,不怕起落,只有起起伏伏才算活着”。心电图若成了一条平坦的直线,那样人哪里还有生命呢!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为例,一生多次被贬谪。无论他被贬到任何艰难困苦之处﹙有时自己在雪地里搭个窝棚以存身,有时自己在山坡上开荒种地以果腹﹚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正是这种赤子之心和通达的人生态度让苏东坡的人生哲学达到了通透的顶峰,使其大名流芳万古。

朋友,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吧!下面我就按顺序简略地介绍“唐宋八大家”的一些具体情况,与读者共同分享。

﹙1﹚ 韩 愈

在唐宋八大家当中,位居之首的就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韩愈出生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24年,享年57岁。

韩愈一生历尽坎坷,虽然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家风醇厚,无奈其父早亡,家道中落;他才华横溢、文采卓绝,却四进考场,才获金榜题名;在仕途上,他几经奋斗、高居庙堂,却因直言进谏、触怒天颜,被贬至岭南之地;他领导古文运动,开一代先河,又被当时的很多人嘲讽与排斥。这样一位历经磨难,却愈挫愈勇的文学家、思想家,留给后人的是丰厚的文化遗产,带给后人无尽的思考。韩愈认为:你再有才能,你的道理讲的再好、再正确,即使你是大圣贤,没有一个合适的岗位让你去发挥,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他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他积极入仕,在仕途过程中,由于他性格耿直,他看不惯的现象,他认为不正确的事情,就直言不讳地讲出来,他甚至敢和当朝皇帝唐宪宗发生直接冲突。

韩愈大力弘扬儒道、传儒道、授儒业,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深地体会到年轻人要出人头地真的是不容易,所以,他就充分地利用他当时的地位、当时的影响力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很多年轻人一旦经过韩愈的指点和推荐,都能进士及第,他们都很荣耀地自称是“韩门弟子”。

在唐代中期,藩镇割据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成为唐代的一大顽疾,韩愈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无所畏惧的政治家。他曾多次只身一人深入虎穴与叛乱者面对面地交涉,他敢于身处险境,单人赴会,不是单刀赴会,他不怕死,不带刀,全凭勇气胆识和智慧。韩愈本身也没有什么武功,最终力挽狂澜。无论是深入叛军阵营,还是弘扬儒家之道,都表现一种铁骨铮铮的浩然正气。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因直言相谏,被贬潮州,后因政治突出,迁袁州,即现在的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期间,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在宜春秀江中有一个沙洲,名为状元洲,相传就是当年学子读书的地方。

韩愈的外貌也不是玉树临风的美男子,而是一个矬胖子,长的肥嘟嘟的,腰也粗,肚子也大,而且又怕冷又怕热,才30多岁,牙就掉了,头发也白了。他本来是一个文职官员,却做了许多武官都难以做到的大事,他操心过度,导致他过早地衰老。

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作品均收藏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为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2﹚ 柳宗元

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文学家中,除了韩愈之外,另一位就是与韩愈同一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柳宗元比韩愈小五岁,他出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享年46岁。可能有人会说,哎呀!如此盛名的大文学家,怎么四十多岁就去见马克思了呢?我跟你说吧,那时还没有马克思呢,马克思是公元1818年生人,比柳宗元小一千岁呢。他之所以这么年轻就归天了,全是由于人生坎坷所至。真可谓“人生路漫漫,平坦坎坷连,半生被贬谪﹙bǐan zhé 古代官吏被降职、流放到边远地带﹚,可怜柳宗元”哪!

柳宗元的祖籍是唐朝当时的河东郡,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一带,柳姓在当地是名门望族。柳宗元的人生一开始是顺风顺水,21岁进士及第,26岁中了博学宏词科,顺利地进入仕途,他比韩愈幸运多了,韩愈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连考了三年都没有考上,得不到朝廷的一官半职,可是柳宗元一次就考上了。此时的柳宗元俨然一颗冉冉升起、潜力无限的政坛新星,成为权贵人士争相拉拢结交的对像。在柳宗元从政为官的道路上,离不开一位好友的鼎力相助。正是这位好友的穿针引线,让奋发有为的柳宗元得以走进大唐王朝的权力中心,并在接下来的革新运动中一展身手,这位帮助柳宗元实现锦绣前程的好友就是刘禹锡﹙此人在唐朝也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唐顺宗希望通过“永贞革新” 来实现大唐中兴,在这场革新运动中柳宗元是积极的倡导者和推行者,然而,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仅仅维持了不到半年,竟然就一败涂地,因为这个革新运动得罪太子、得罪朝臣、得罪宦官。

革新失败后,提倡革新的柳宗元等人于公元805年被贬谪到湖南永州。﹙那年柳宗元33岁﹚开始了长达10年的犯官生活。从志得意满的政治新星,到墙倒众人推的戴罪之身,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苦难,躯体的痛苦、精神的折磨,时时困扰着这个曾经怀揣治国理想的年轻人。然而,就在这样难以想像的艰苦环境中,柳宗元写出了“永州八记”这样震烁古今的千古名篇,开创了中国山水游记的崭新篇章。

柳宗元的一生流传至今作品大约有600多篇,其中将近500篇是在永州时期写的,这500篇文章中,最著名的一组文章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也就是八篇山水游记。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后人但凡写山水游记,总会受到柳宗元的影响。一方面对山山水水的描写细腻传神;另一方面,他把个人的情感寄托在山水当中,使得山水饱含人的感情,更使得山水游记富有人文色彩。

柳宗元之所以被推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是因为他文章写的好,更重要的是他的文章为后人开辟了新的方向和新途径。柳宗元不但在山水游记方面确立了文学体裁,寓言故事在柳宗元的笔下也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他好像变魔术一样,用各种寓言故事,传达多种哲学道理。

他所写的寓言故事中,揉进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讲故事,让你对他所提倡的哲学道理理解的更深刻、更形象、更明白。达到了发人深省的效果。他所写的寓言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喻意深刻,既有自我警戒和认知,也有对时局乱象的讽刺,更有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无情揭示,还有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他少小立志就是要在仕途上、在政界大展宏图,能够辅佐君王成就事业,同时使自己青史留名,他出身于高门士族,再加上他本人有出众的才华,刚进入仕途一直顺风顺水,又加上年轻人特有的冲动和热血,使得早年的柳宗元过于自信,他有一些冒进,对当时局势分析不透,结果导致了失败,而且失败的很惨,被贬谪到永州长达10年,在永州受了10年的折磨,10年后的公元815年,他满心欢喜地回到长安,心想:这回可以和家人团聚了。可是没有想到给他的新官职是柳州刺史。柳州在唐代属于蛮荒之地,而且柳州比永州到长安还远2000多里。柳宗元伤心、失望溢于言表。他在柳州待了四年多,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行了一系列兴利除弊的措施,但他非凡的政治才能,远大的理想最终都不可能实现,最终,在公元819年病逝于柳州,终年46岁。

对于柳宗元来说,他在仕途上没能有大的作为,没能实现他早年的宏伟理想。但恰恰由于他身处逆境,成就了他的人生价值,把他的才情酝酿成一篇篇千古不朽的文章。

﹙3﹚ 苏 洵

苏洵,又叫苏老泉,四川眉山人,生于公元1009年,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精于古文写作,其文章语言犀利、见解独到,论据有力,以至于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后世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于是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少时并不好学,成天游山玩水,娶妻生子后依然如故, 直到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连《三字经》中都说:“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疾”﹚年近五十岁才成名,那么当年究竟是谁,用了什么办法,将终日只知道游山玩水的苏洵引入正轨呢?

据史书记载,在父亲的要求下,苏洵7岁开始学习诗文,但是根本不解其意、毫无乐趣,如同嚼蜡。到了20岁,依旧如故,有了家室,还是游山玩水。他的母亲史氏因此被气的得了一场大病,没过多久,就过世了。苏洵回乡后得知母亲去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不发愤读书而致,内心既悲痛又矛盾,他走进了附近的大旺寺,向老禅师倾诉自己的苦衷,他叹气道:“我也知道读书好,但我真的无法从书中得到乐趣,怎么办呢?”

老禅师听后笑而不语,带着苏洵来到寺院角落里一只养鲤鱼的大缸旁。老禅师拨弄着大缸里的浮萍,却始终一言不发。苏洵在一旁等得困惑,就问:“大师,您这是在干什么呢?”

“我在问这浮萍,水有多深?”老禅师笑道。

“浮萍哪能知道水有多深呢?它是浮着的,你问荷叶还差不多,它下面倒有一根茎通往水底。”苏洵不解地说。

“那么你呢?你成天想游山玩水,而不愿静下心来仔细去阅读和体会,又哪能品味到文章的精妙和读书的乐趣呢?”老禅师微笑着对苏洵说。

老禅师借物言志,苏洵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从此开始钻研诗书经传和诸子百家之书。他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达六、七年,之后才开始写文著论,最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至今,在苏询的墓上还保留着欧阳修所作的墓志铭,其中一句就是“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苏洵弟兄三人,大哥苏澹,二哥苏涣,两个哥哥都非常有才,父亲苏序对老大和老二要求非常严,唯独对老三苏洵“纵而不问”。导致他成天游山玩水。然而凡事物都有两重性,游山玩水使他的心胸和眼界开阔了许多。苏洵的妻子程夫人是非常通情达理的人,对苏洵的所作所为她总是表示理解和支持。她侍奉公婆、教育孩子。苏洵在27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对妻子说:“我要是这个时候再奋发读书,致力于科举考试,然后改变人生,是不是还来的及?”程夫人当即表态:“你终于有这种上进心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家里所有的事情你都交给我好了,你只管安心读书!”

此后,苏洵苦读十年,直到37岁,在这十年间,他又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但都以落榜告终。苏洵便放弃了科举考试,但苏洵并不放弃学习,继续遍读经史子集,五、六年之后,他便成为一个思想家了。

1057年,苏洵陪同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到京城参加科考,发现自己的文章受到文坛大家和当朝重臣的极高称赞,一时间世人争相传阅,甚至刻意效仿他的文风。

苏洵真正的伯乐有两个,一个是张方平,一个是雷简夫。当时张方平任益州知州,主管四川,他到四川之后,遍访当地贤才,见到了苏洵,发现苏洵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又读了苏洵的文章,张方平评价苏洵的文章集左丘明、司马迁、贾谊等人之所长,简直惊为天人。所以张方平在自己的家里设了一个专座,专门招待苏洵用。可见苏洵在张方平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张方平一开始推荐苏洵为益州学官,相当于现在的成都教育局局长。但是第二个伯乐时任雅州知州的雷简夫对张方平的推荐很不满意,他认为苏洵有“王佐之才”,可做帝师。于是雷简夫就给当朝宰相韩琦和翰林学士欧阳修分别写推荐信,欧阳修看了推荐信后非常期待苏洵到京城来。

苏洵听了张方平和雷简夫的意见之后,斟酌再三,决定还是陪着两个儿子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在开考之前,苏洵带着两个儿子拜访了张方平和雷简夫。张方平一见苏轼、苏辙,评价苏轼必将成为天下文坛盟主,苏辙比较谨慎、持重,以后在政坛上的成就可能比苏轼还要高。张方平推荐苏轼和苏辙到京城参加礼部省试,试完之后,弟兄二人双双高中进士。这一年苏轼22岁,苏辙19岁,可谓名副其实的少年成名。

欧阳修见到了苏询,对苏洵的评价极高,欧阳修向朝廷推荐苏洵。当时朝中有两个宰相,一个是韩琦,一个是富弼,这两个宰相谁都不用苏洵,不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嫉贤妒能,怕一旦苏洵进入朝中,从各方面超过了他们。

正在此时,老家传来消息说妻子程夫人病逝。苏洵都没有来得及跟欧阳修告别,就勿忙赶回老家奔丧。苏洵把妻子葬在四川眉山老家的老翁泉旁边,每天来到老翁泉的亭子里陪着妻子,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苏老泉”。

苏洵和王安石是同朝同一时代的人,但是他们俩素来不合。其实他们俩之间的矛盾根源也不是什么思想之争,苏洵的思想很深刻,很有见地,他对时局的分析非常深入,切中利弊。而王安石太激进,他主张革故鼎新,把旧的推翻,立刻来一套新的。可是,苏洵则提倡慢慢来,先要维持好旧的现状,找到变革点,再进行创新。两个人的思想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苏洵就是看着王安石不顺眼。

嘉祐初年,王安石已经名满天下,很多人都以结交王安石为荣。当时,欧阳修也很欣赏王安石,他劝苏洵与王安石结交,欧阳修在自己家设了一个宴会,在宴会上苏洵看到王安石不修边幅,头发乱蓬蓬、脏兮兮的,还知道王安石有两个很出名的外号:一个叫“拗相公”,一个叫“邋遢相公”。因此苏洵对王安石就没有好印象,他对欧阳修说:“我观此人将来必乱天下,因为此人太特立独行了,不近人情,这样,社会上的某些人一定会和他臭味相投,即使是聪明之主也将被他迷惑,所以不能跟他相交。”

1058年10月,朝廷通知苏洵进京参加舍人院的考试,苏洵拒绝应试。1060年,朝廷任命苏洵为秘书省试校书郎,第二年,因为朝廷要修《礼书》,就改任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薄,这次苏洵没有拒绝,他觉得如果再拒绝就实在对不起张方平、雷简夫和欧阳修了。修完《礼书》之后不久,苏洵就去世了。终年58岁。

纵观苏洵的一生,没有经受太大的坎坷,只是两个宰相韩琦和富弼嫉贤妒能,使他不得重用而已,但是苏洵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列入唐宋八大家是当之无愧的。

﹙4﹚ 苏 轼

苏轼1037年生于四川眉山,据传说出生那天,眉山所有的草木一夜皆枯。这可能是因为后人敬仰其文采,便说他一出世草木均显无色了。

苏轼八岁时和弟弟苏辙从学于几个道士﹙张易简、陈太初、李伯祥﹚,李伯祥初次见到小苏轼便赞叹说:“此乃贵人”。这样,苏轼的启蒙教育在几位道士的“包围”下开始了。从学三年,收获甚丰。

有一次,有人从京城带给小苏轼的老师一首《庆历圣德诗》,苏轼在一旁偷偷地看了几眼就能背诵,那诗歌颂的是当朝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等在朝为官的大人物,苏轼便问先生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先生说:“小孩子问这些干什么?”苏轼回答说:“若是仙人则不敢问,若是和我一样的凡人,为何不能知道?”一个孩童的稚语却如此有力,先生惊奇地说:“韩、范、富、欧阳四人均为当朝之人杰。”此时小苏轼并不明白什么是人杰,却在脑海里深深记住:“此四人是人杰”。后来苏轼入朝与这四人相识,同为人杰。

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与全才,他在对文字的运用方面非常厉害,我仅举一首苏轼写的回文诗为例:

春 晚 落 花 余 碧 草 ,

夜 凉 低 月 半 梧 桐 。

人 随 雁 远 边 城 暮 ,

雨 映 疏 簾 绣 阁 空 。

倒过来念又是一首诗:

空 阁 绣 簾 疏 映 雨 ,

暮 城 边 远 雁 随 人 。

桐 梧 半 月 低 凉 夜 ,

草 碧 余 花 落 晚 春 。

我们读了以上两首诗,不得不对苏轼对文字的把控能力确实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出现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是伟大的天才与全才。

关于苏轼的感情经历,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他的一生有三个重要女人相伴

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16岁与之结婚(当时东坡19岁),王弗与他共度十年,27岁早亡。

四年之后,王弗的堂妹,比苏轼小十一岁的王闰之嫁给了他。她陪伴苏东坡25年。她46岁卒于京中。

与他生活时间较长的第三个女人便是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朝云12岁跟随苏轼,18岁正式纳为妾,陪伴苏轼23年,34岁过世,他先后三个女人也没能陪他到老。

我在此文中不过多地谈他的天才和全才,也不详谈他坎坷的感情经历,只简叙他别样的人生道路,以证实人生之不易,道路坎坷是常态。

他的清醒与坚持,导致他被困于党争,频遭贬黜。当我们回望苏轼60年的人生经历时﹙他活了64岁﹚会发现:他在青年时意气风发、中年时愈挫愈勇、老年时达观淡泊,竟然如此完美地结合在苏轼身上,以至于中华五千年的悠悠岁月,文人雅士何其之多,而苏轼的旷世之才、可敬可爱的人格,以及诗词中倾泄而出的真性情,却依旧惊艳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公元1057年,踌躇满志的苏轼跟着父亲首次出川进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少年中第,名扬天下,从此步入仕途。不过他的仕途之路走的异常艰辛,屡遭贬黜。他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其实不光是以上三个“州”还有杭州﹙两次﹚、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扬州、颍州、定州…… 总之,他这一生几乎都是在被贬谪中生活、在流放中度过的。

公元1069年,当时苏轼32岁,宋神宗重用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在这些外放的日子里,百姓的疾苦总是挂在他的心间。

公元1079年冬天,苏轼被贬到黄州,冬季雪夜的天气异常湿冷,初到黄州,环顾四野,是衣食不周、无片瓦遮头,他只能暂存身于一座寺院中。

第二年,在朋友马正卿的帮助下,得以在黄州城东的山坡上开恳荒地,躬耕其中、建屋其上。﹙当时,由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陪同一起开荒种地——编者注﹚当房屋落成时巧遇大雪,雅兴大发的苏轼将房内四壁均画上皑皑白雪,命名为“雪堂 ”,从此便有了“东坡雪堂”的典故,也就有了“东坡居士”的称号,“苏东坡”这个称号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唐朝的白居易曾写过《东坡种花》、《步东坡》、《别东坡花树》等几首诗,苏轼之所以起“东坡”这个名字是不是也受了白居易诸诗的启发呢?但可以肯定地说,白居易写的有关“东坡”的诗词绝不是为苏轼写的,可能是苏轼巧利用了白居易的诗。——编者注﹚后来,“苏东坡”这个名字就名扬天下了。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苏东坡被召还朝。可是不久又外放到杭州。现在,在杭州西湖边有两条繁华的街道,一条叫“东坡路”,另一条叫“学士路”。苏东坡第二次流放到杭州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工程,还把疏浚出来的淤泥在湖中建了一条长堤,堤上修建了一座6孔古桥以流通湖水。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看到“三潭映月”、“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西湖美景。

公元1097年,60多岁的苏东坡再次被贬至海南儋州。据苏东坡自己所写,到海南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面对残酷的条件、困苦的生活,他始终挺直了脊梁。那古老的儋州“东坡书院”,千百年来一直矗立在碧海蓝天之中,遥想东坡当年挥毫疾书:“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的豪迈诗句。

公元1101年7月28日苏东坡病逝,临终前,他的心中仍然装着家国,装着天下。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上可陪玉帝,下可陪乞儿,甚至对政敌都能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原谅。这就是苏东坡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说:“苏东坡这位天才,所给予这个世界多,而索取自这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有人把苏轼的人生哲学概括为两个字——通透。苏轼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境界,是因为他从未泯灭那颗赤子之心,不论哪家、哪派,都在苏东坡的生命里浑然天成,达到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苏东坡的人生。

﹙5﹚ 苏 辙

在“唐宋八大家”中,最风光的是“一门三苏”的苏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几乎占了唐宋八大家的半壁江山。

苏辙,北宋著名文学家,擅长政论和史论,主要以散文著称。

苏辙自幼与苏轼一起长大,一块读书,一同游玩,19岁与兄长苏轼一起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后来官至副宰相。

苏辙小苏轼三岁,小时候,弟兄二人从不分开,朝夕相伴,手足情深,苏轼在外面游历,买到什么好东西回来都要送给苏辙一份,如果只有一份,就会直接让给弟弟。在苏轼所写的诗中,有100多首提到“子由”,子由是苏辙的字,古代人的名字和现在不一样,有姓、有名、有字、有号。

关于苏洵给两个儿子起名字的故事,我在《人生哲学》“下集”的191页有较为详细地说明。

公元1057年,苏洵陪两个儿子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临走之前,父子三人拜会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张方平举行了一个小规模考试,出了6道题。苏轼信心满满,提笔便答;苏辙看了看卷子,又看了看哥哥,然后再写。考试结束以后,张方平告诉苏洵,你这两个儿子都是天才,老大直率可爱,将来一定是人见人爱;老二谨饬﹙读作chì﹚自持,性格严谨,他的成就可能比哥哥还要大。张方平一语中的,后来苏辙做到副宰相,而苏轼只做到尚书。

进京之后,苏辙写了一篇具有独立精神的文章——《御试制科策》,他的笔锋直指当时圣上宋仁宗,说宋仁宗有几大缺陷,例如:性格缺陷是“忧惧失度,”生活习惯的缺陷是“好色于内”,心理缺陷是“惑于虚名而未知为政之纲”。

苏辙的这篇《御试制科策》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当时的副考官司马光说:“所试文词,臣不敢言”,他认为苏辙应该得第一名;当时的初考官胡宿认为苏辙应该落榜。大家争论不休,闹的不可开交,闹到了宋仁宗那里,宋仁宗说:“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若黜之,天下其谓我何!”其意思是我本来就需要极言直谏的人,这个小伙子极言直谏,如果我不用他,天下人该如何评价我呢?最后苏辙被朝廷录用。《御试制科策》树立了苏辙忠直之臣的形象,使他在政坛上一下子脱颖而出。

苏辙的一生几乎和长兄苏轼一起度过,苏辙评价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说苏辙“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宋史·苏辙传》里如此描写苏辙和苏轼的兄弟情:“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dǔ﹚,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当然苏辙也并不是苏轼的影子,他和苏轼在思想上和风格上各有各的特点,“和而不同”。举个例子,苏轼年轻时在凤翔府做签判,他很喜欢到终南山游玩,有一次,苏轼在终南山看到一处很幽静的自然景观,叫“玉女洞”,洞中有一眼泉水,苏轼喝了泉水觉得甘甜无比,回到衙署便让衙役每天去玉女洞取水,路途较远,衙役很不情愿,便有些消极怠工。苏轼怕被衙役们欺骗。便和玉女洞旁寺庙里的和尚约好,把取水用的竹筒劈成两半,画上符文,一半给庙里的和尚,让衙役们取水时拿左半边的符文去换右半边的符文回来,以证实衙役们取回来的水真正是玉女洞里的水,苏轼喝来喝去,时间长了,发现衙役们取回来的水不对味儿,便想到衙役们做假,欺骗他。他就感慨人心不古,写了一首诗叫《调水符》﹙原诗略去﹚,苏辙和了一首诗叫《和子瞻调水符》﹙原诗亦略去﹚,此诗的意思是和哥哥解释说,你身边的泉水就可以饮用,你的欲望太强烈,就会提防别人,你越是提防别人,别人就越欺骗你,你自己欲望少一点,无欲则刚,别人就不会骗你了。所以,你不需要“调水符”,而需要“忘忧符”﹙我只是把苏辙的诗的意思讲给大家,原诗不再呈现于此﹚。这说明苏辙把人生看的很通透,他在思想上、风格上和苏轼是有区别的。

还有一次,苏轼在终南山上的一个道观里发现了很多藏书,十分高兴,便写了首诗寄给弟弟。苏辙收到诗看罢,便回诗于哥哥﹙原诗略去﹚,在回诗中,苏辙表明了两个观点:第一,要读经典,不要什么书都读。第二,看经典书籍的时候,不要先看注本,一定要精读原典,原典实在看不透,再看注本。以上两件事充分说明,苏辙虽然十分敬仰苏轼,但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上仍与苏轼有区别。

宋神宗继位之后,启用王安石变法,苏辙向皇帝上疏,谈了自己对朝廷改革的认识,王安石认可苏辙的观点,便受到王安石的一些重用,当苏辙看到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不同意见时,王安石就很生气,便不再重用苏辙。

乌台诗案爆发,苏辙得到消息后,便立即让自己的女婿王子立赶快到湖州去找苏轼报信。然后,他马上将嫂嫂和侄儿接到自己的住所安顿好。朝廷审问苏轼后,苏辙写了一篇著名的《为兄轼下狱上书》,想尽一切办法营救兄长,在苏辙和各方的努力营救下,苏轼最终免于死罪,被贬到黄州,苏辙也因此受牵连被贬到筠州。在苏轼出狱的时候,苏辙去接哥哥,他把手拼命地捂在嘴上,这是在告诉哥哥,祸从口出,苏辙请哥哥江边酒楼吃饭,苏轼喝了点酒,胃口大开,不禁击案赞赏好菜好酒,苏辙又把手捂在嘴上。由此可见,苏轼是个彻底的乐天派,而苏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

宋哲宗上台后,高太后执政,尽废新党,苏轼、苏辙得以回朝;受到重用,待宋哲宗亲政后,又尽废旧党,又把苏轼贬到惠州,苏辙被贬至雷州。

过了一段时间,苏轼又被贬到海南儋州。苏辙又被贬到滕州,后来又被贬到循州。苏辙在被贬来贬去的过程中,从来都是闭门谢客,专心著书,所以他的学术比苏轼高出很多。宋徽宗上台后,苏轼,苏辙兄弟才遇赦北返。

苏辙的人生,政治上,曾官居副宰相;学术上,做《诗集解》、《春秋集解》、《老子解》、《诗论》等,共94卷;他的诗文有相当的生机和活力,他有淡定、从容不迫的人生魅力,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

﹙6﹚ 欧 阳 修

欧阳修,公元1007年8月1日出于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是北宋王朝的核心决策者之一。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文坛领袖。此外,他在史学、经学、金石学等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开创了宋代文化盛世的先河,他是开宗立派、成就斐然的一代宗师。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身上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两个特质:第一,他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提拔人才,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如:苏洵父子三人、曾巩、王安石,还有司马光、包拯、韩琦等大家所熟悉的对历史有影响的人物都是欧阳修提拔上来的。还有苏舜钦,梅尧臣本身社会地位很低,但经过欧阳修的大力引荐,成为举世公认的诗坛巨匠,这些人名垂后世,与欧阳修的培养提拔有绝对的关系,所以,欧阳修堪称千古伯乐。

第二,他身上有一种积极担当的精神,他能积极投入朝中的政治生活,遇事敢言,不断向皇帝进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当欧阳修被贬谪﹙zhé﹚的时候,他从不气馁,而是抱着一种达观的心态,为当地老百姓积极地兴利除弊,造福百姓。

1045年8月欧阳修为了保护范仲淹这些改革派,得罪了保守派,宋仁宗站在了保守派一边,欧阳修被发配到安徽滁州,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外放生活。欧阳修先后在滁州、扬州,颍州和应天府担任地方长官。在这10年的时间里,欧阳修饱经沧桑,备受被朝廷冷落的滋味,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也受到了损害,视力下降严重,头发几乎全白了。

1054年,当48岁的欧阳修重返朝堂,他深得宋仁宗的赏识,一路升迁,从翰林学士几经升迁,最后成为副宰相,他没有辜负宋仁宗的期待,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显示出了他勇敢担当的精神和品格。

1054年—1060年,这6年在翰林学士的位置期间,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领导御史台的官员联手扳倒了声名狼藉、罪恶累累的宰相陈执中。

欧阳修刚直不阿,他经常在皇帝面前和宰相韩琦为一个问题争执不休。当时在人人自保的环境中,欧阳修仍坚守大节,保持人格尊严,对习惯势力和庸俗无聊的生存状态进行抵拒,对社会责任自觉担当。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为贪图一个好名声不去得罪人,那么谁去做那些得罪人的事呢?他的这种品质也是今天我们怀念欧阳修的意义所在。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不仅在古文写作上开创了一代先河,而且在诗词创作上也独领风骚、叱咤风云。对于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欧阳修来说,诗歌绝不仅是一种文人怡情遣兴的文字游戏,而是可以进行时政关怀、进行政治讽喻的一种文学手段。欧阳修的诗词语言刚健有力,在情感上具有豪放的风格。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所荐拔和指导的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方面都独树一帜、成绩斐然。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欧阳修一生清白、一世英明,他提拔并引荐了大量人才,堪称千古伯乐,他奠基了宋代文化盛世。公元1072年9月22日卒于安徽阜阳,终年66岁。死后,他的学生苏轼给他写的墓志铭,墓志铭中写道,他的逝世“如深山大泽,龙亡而虎逝…… 盖长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吾私。呜呼,哀哉。”

读了欧阳修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并对之肃然起敬,故在本文尾为之赋诗一首:

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 不 拘 一 格 颂 欧 阳 。

清 白 英 明 豪 气 在 , 身 据 高 位 为 国 忙 。

遭 遇 贬 谪 不 气 馁 , 达 观 心 态 身 心 康 。

文 坛 领 袖 风 骚 领 , 培 养 学 子 满 朝 堂 。

坚 守 大 节 扬 正 气 , 刚 直 不 阿 肯 担 当 。

忧 国 忧 民 稳 天 下, 百 姓 世 代 来 颂 扬 。

生活如歌,是说活着的;生命如碑,是说死了的;欧阳修的人生如矩如旗,他虽死犹生。

﹙7﹚ 王 安 石

王安石,江西抚州临川人,他父亲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人,因为东晋有一位名相叫谢安石,父亲希望儿子也能为成为治国之才,所以就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王安石”。王安石的家族人才辈出,在69年内先后出了8位进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王安石22岁就高中进士第4名,进入仕途。

从22岁到38岁,王安石当了16年地方官,对北宋的财政状况了然于胸,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不仅仅以文学成就而闻名,他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为了使大宋王朝繁荣昌盛,他给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写了一封非常有名的奏折,要求改革、变法,使大宋富强起来,但宋仁宗对王安石精心写作的万言书无动于衷,就是说没有得到宋仁宗的重视。

宋仁宗死后,20岁的宋神宗继位,他面对着这个千疮百孔的家业,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助他治理,王安石的机会来了。宋神宗调王安石进京,让他做翰林学士,两个人一见面,宋神宗就直奔主题问,当今我治理天下应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其实这个问题宋神宗不只一次地问过司马光、富弼等重臣,他们有的说以仁德治国,有的说要节约闹革命,这些方法都不符合宋神宗的心理。当宋神宗找王安石征求意见时,王安石说:“以择术为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选择一个正确的路线,要有手段,要有一个治国的办法做为第一步。两个人谈的很投机,一直谈到深夜,回去之后,王安石又给圣上写了一份奏疏,宋神宗看了奏疏,第二年春天就任王安石为副宰相。

公元969年的春天,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为了大宋的国富民强,开始了“王安石变法”。然而,他当年的“变法”却饱受争议,毁誉参半。有人说,他的改革繁荣了北宋经济,也有人说,他的改革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有人说,他是一代圣人,也有人说,他是奸诈小人。

王安石变法,已经过去1000多年了,这么多年来,人们所看到的文献记载,对王安石的评价始终不高,但是,王安石变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当时北宋的财政危机,解决了当时的财政赤字,直到北宋未年,财政还有盈余。王安石变法虽然在生活中失败了,但是他的勇气、他的精神、他的人格,都让我们肃然起敬。特别是在文学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不愧于纳入唐宋八大家的行列。

小 知 识 :“囍”字是王安石创造的

“囍”这个字是由两个“喜”构成的。据说这个字是由王安石造的,并且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王安石22岁时赴京赶考,路经马家镇时看到马员外家的走马灯上闪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征联。王安石不由的拍手称赞:“好个上联!”这时,正在院内赏花的马员外听见外面有人夸赞,忙出来寻找,可惜王安石已经走远了。

王安石才智过人,对于考场上的各种考题,他一过目,便文思大发,一挥而就。考官见他才华出众,便指着不远前的飞虎旗试他:“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要王安石对下联。王安石听后,马上联想到马员外的那个上联,便信口对曰:“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主考官听后连连赞叹。

考毕,王安石因心里惦记着马员外家走马灯上的上联,便决定在回家途中去马家镇拜访马员外。马员外知道他就是日前拍手称赞“好个上联”的年轻人,便请他对下联。王安石随即写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见他思维如此敏捷,才华如此出众,便愿将爱女许配给王安石,并准备择吉日在马府完婚。

正当一对新人拜天地时,忽有人前来报喜:“王大人金榜提名,明日请赴宴。”王安石一听,此乃喜上加喜,双喜临门呀,便乘着酒兴,铺开一张大红纸,挥笔写下一个大“囍”字贴在门口,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飞灯飞虎结丝罗。”从此,这个“囍”字便传开了,用以婚礼时张贴以示庆贺。

﹙8﹚曾 巩

曾巩,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在后人眼中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中最为默默无闻的一位。实际上,与曾巩同时代的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筹人,无不对曾巩的文学才华与成就赞不绝口,身为北宋文坛宗师的欧阳修也曾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最喜爱曾巩这位弟子。下面我们看一看曾巩的人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吧。

曾巩,公元1019年生于江西南丰。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十二岁即能为文。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和父亲皆为北宋名臣,曾巩的父亲叫曾易占,一生娶了三房夫人,生了15个子女,曾巩在家排行老二。曾易占仕途不顺,后来降到了一个县令,而且到晚年又遭到别人的诬陷,在家闲居12年,曾巩同父异母的哥哥曾晔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文笔很好,却不善于挣钱养家。曾巩为人忠厚老实,父亲很看重他,所以曾巩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生活重担。

公元1037年,18岁的曾巩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没考上,落榜回家之后,一直为全家的温饱奔波。公元1042年,曾巩和哥哥曾晔一起进京参加科考,结果二人双双落榜。曾巩第二次考试失败后,大概有六七年的时间一直为家庭生活操劳,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使他积劳成疾,得了肺病,几乎丢了性命。

公元1047年,曾易占给宋仁宗上疏谈治国方略,接到了被重新起用的旨意。曾易占决定带上曾巩进朝面见皇上。可是,命运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刚到京城没几天,父亲突然病逝。在这危难时刻,曾巩只能求助朋友杜衍,杜衍出资给曾易占做好了棺椁。曾巩只得护送父亲的灵柩返回家乡南丰,经过这场劫难之后,曾家的生活更加破败了。

从18岁到39岁,曾巩一直在自己家乡辛勤劳作,为生活四处奔波。40岁时,他第三次参加科考,终于科举中第。走上了仕途。尽管曾巩一生在仕途上并没有位高权重的经历,先后在七个地方担任地方官,他坚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一心为百姓办事。他到任何一地,治理卓有见树,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百姓有口皆碑。

公元1071年,曾巩调任齐州﹙今日的山东济南﹚,齐州虽风景秀丽,但社会风气实在令人担忧。有钱有势的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盗贼猖獗。曾巩经过周密地调查研究,了解到周氏家族的周高欺压百姓、奸淫妇女。便依法将这个恶贯满盈的公子哥流放到一个荒僻的海岛上。曾巩还实行了保甲法,规定所有老百姓都要登记在册,在居民聚集区比较明显的位置,都要放上一面大鼓,如果谁家有盗贼出没,就可以击鼓报警,那么周围的群众都要联动起来一齐去抓盗贼。同时,曾巩规定凡是有自首或检举揭发同伙的盗贼,都给予宽大处理。在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之后,齐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曾巩一生最好的朋友就是王安石。曾巩第一次进京科考,虽以落榜告终,但认识了文学大师欧阳修,并拜在欧阳门下,成为欧阳修的得意门生。

他对“王安石变法”持有不同看法,但是他不反对,也不支持,只是请求调离京城,离开这个斗争的漩涡。此外曾巩在宋神宗面前评价王安石勇于作为,但吝于改过。宋神宗对曾巩心胸坦荡、敢于直言的品格非常敬佩。综上所述,曾巩对家庭充满了爱心,对事业充满了热心,对朋友充满了真心。

曾巩最卓越的成就是他的散文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卓然自成一家。他的散文有以下几个特征:剪裁得体、条理分明;舒缓回旋、气质内敛;平易晓畅、精确生动。

曾巩的散文渊源来自于三个源头:先秦儒家、两汉散文家、唐宋散文家。王安石、欧阳修对曾巩的散文风格影响最大。

公元1083年曾巩卒于江苏南京,终年65岁。

5、释 迦 牟 尼﹙本文涉及到不少的外国人名和地名,为了读者方便,编者在下面加了横线﹚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人,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母亲早逝,他由姨母抚养长大。16岁时,他和拘利城公主耶轮陀罗结婚。这一时期,释迦牟尼过着舒适而奢华的生活。但是,宫廷的舒适生活无法使他的心灵得到平静,19岁以后,他多次到外地出游,在出游的过程中,他看到人们都在痛苦中煎熬 ,而且,无论是谁,不管贫富,不管做官的还是平民百姓,都不能摆脱生老病死的命运。释迦牟尼一直坚信,世界上应该存在一种永恒的东西,这种东西不因为人类的某些痛苦或死亡而消失。当他29岁时便毅然绝然地放弃了王宫的安逸生活,外出寻道。

最初,释加牟尼求教于一些著名的婆罗门学者,根据他们的说法,释加牟尼成为一名苦行僧,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艰苦修行。由于过分的劳累和营养不良,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晕倒了。醒来后,他意识到这种苦行僧式的修行无法得到什么结果。于是,他告别了婆罗门学派,缓缓地走进尼莲禅河,用冰冷的河水洗净了他身上多年的积垢,又吃了牧女善生送给他的乳粥,使他的精神和身体得到了恢复。在离开尼莲禅河前往婆罗捺斯的途中,在一个叫做伽耶的地方,释迦牟尼看到一棵菩提树,他在树下跏跌而坐,发誓“不获佛道,不起此座”,想以此获得解除人生苦难的终极方法。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冥思苦想,他大彻大悟,领悟到了解脱生死的涅槃﹙佛教用语,指幻想的超脱生死的最高精神境界,佛逝世为涅槃,一般僧人逝世叫做圆寂﹚之道,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那一年,他35岁。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苦苦思索,构成了以“四谛说”为核心的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四谛说”其实就是四项真理。这“四谛说”手分别是“苦谛”﹙人生皆苦﹚、“集谛”﹙苦的原因﹚、“灭谛”﹙彻悟苦的原因,达到涅槃的境界﹚和“道谛”﹙通过修道达到涅槃的途径﹚。人们通过修行、感悟、断惑,涅槃,最终成为阿罗汉﹙佛教对得道者的称呼﹚,从此不再堕入人世的苦难。

创立教义以后,释迦牟尼就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活,在古印度当时的很多地方进行传播。他所创立的佛教以“众生平等”为号召,不久就得到了广泛的拥护,最早信佛教只有婆利迦和提谓这两个商人,随后,曾与释迦牟尼在尼莲禅河畔苦修的5个人也成了他的信徒,再后来,他的姨母、儿子以及一些婆罗门教的祭司们也都成了他的信徒。释迦牟尼被信徒们称为“佛陀”,他所宣扬的宗教就是佛教。

佛教从东汉时期,大约在公元67年左右从印度传到中国。释迦牟尼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他比孔子大15岁,他活了80岁,孔子活了73岁,二者可以说都是东方圣人。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人,是西方圣人。这些至圣先贤都为后人留下了极宝贵的、永恒的精神财富。他们对后人的教育和影响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举以下例子说明:

子路原来是个“乡野之人”,第一次去见孔子的时候,他头上插着两根野鸡毛,腰间别着两根野猪牙,活脱脱地象个二百五、二半彪子。可拜了孔子为师以后,莽撞冲动的子路成为一代先贤。在古希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摔跤能手名叫阿里斯托克勒,摔跤界送给他一个外号叫“阿宽”。阿宽有一次经过雅典广场,看到有一个干瘪的小老头在那里演说,演说的内容有关真理。阿宽听了几句,心中豁然开朗,于是放弃自己的摔跤生涯,拜这个小老头为师,这个小老头就是著名的西方圣人苏格拉底,而阿宽就是日后世界知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现在全世界信奉佛教的人太多了。笔者对佛教这门学问知之甚少,但我坚信伟人们说的话都是真的: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恩格斯说:“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教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孙中山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仍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毛泽东说:“佛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代科学家黄念祖说:“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

现代科学家尤智表说:“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近年来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渐兴盛,实与科学之进步成正比…… 故凡对于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知佛教中一切真相,在常人视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坚强的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莎士比亚说:“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读完“古人篇”,让我浮想联翩,我想,五百年后,现在的我们也便成了古人,那时的人会认为我们现在所用的“苹果” 手机是“古人相互联系的原始工具”。那时的人,他们要想联系,不用打字、不用发短信、不用微信、不用打电话,很可能会运用现在的电脑波传输技术:我的脑子里想什么,用电脑波传输技术“刷” 地一下就传到了你的脑子里,这是何等的快、何等的先进呀!现在,我们把唐、宋、元、明、清时代的人称之为 “古人”,五百年后,我们早已作古了,我们也便成为了“古人”。那时的人也会对我们有所评价的,为了那时的人对我们有个好的评价,现在的我们就要多做好事、多做对人民有益、有贡献的事,要能成为对历史有所贡献、有所影响的人,那是很不容易、很不简单、很了不起的人了。一般的人达不到这个水平,但不管你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尽可能留些美名给后人,这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

书的封背设计如下;

讲故事、明事理、悟人生

故事蕴含着哲理

故事映衬出人生

我所崇尚的

人 生

哲 学

书 挥 佛 常 传 古 故 人

写 笔 儒 为 播 今 事 生

人 行 道 写 正 中 蕴 哲

生 墨 法 作 能 外 含 学

第 似 悉 破 抱 涉 哲 满

二 舞 重 万 国 猎 理 眼

春 剑 温 卷 恩 广 深 新

。 , ; , 。 , ; ,

举报/反馈

猜你喜欢

1 :19本好看的经典文学作品推荐给你!全部附书评

2 :他常帮助我学数学翻译(5年,这套美国私校孩子也在用的经典数学书,终于等

3 :天凉好个秋——好诗好词好句好段好秋景

4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意思(一个人生活,怎样才能

5 :励志文章300字(35年前文章首次见报带来好运)励志文章,

6 :范文虎常败将军(半月谈公考申论范文合集)范文,

7 :【中考历史与社会*必背材料】List10 详解区域——以浙江省为例

8 :自由洒脱的单身文案

9 :励志短文摘抄【经典短文集】

10 :小学生六年级作文大全500字回归(初中生满分作文大全 优秀作文精选)作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