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找的作文...
首页/心情 5次灭族,56次灭囯,却永远灭不掉的大中华!一篇让囯人潸然泪下的文章!(强

5次灭族,56次灭囯,却永远灭

时间:2022-04-24 13:54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热门考点专题整理高频考点高考地理

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诗书礼易、唐诗宋词、高宗孝武、仓颉玄奘、解县关云长、武穆岳飞......

不过,中国也是夏桀殷纣、赵高秦桧、酷吏来俊臣、阉竖魏忠贤;口蜜腹剑李林甫、焚书坑儒秦始皇。

还有专食人肝赵思绾、屠尽四川张献忠、扶不起的刘阿斗、贪不完的清和珅,跳梁小丑袁世凯、虎头蛇尾汪精卫......

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

诞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立国于公元前3000年,为人类带来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文明史延续两千多年。

诞生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立国于公元前32世纪,历经31个王朝,文明史全长2500多年。

领土涵盖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以色列、耶路撒冷、土耳其、约旦和沙特,为人类带来象形文字、金字塔、几何学和历法。

没有古埃及文明,就不会有后来的古希腊罗马文明。

诞生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立国于公元前3500年,疆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和阿富汗。

阿拉伯数字即源于古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传播到西方。文明史全长1500年。

因此,古印度并非印度,古埃及也并非埃及。至于古巴比伦,今已不存。

所有的古文明都已灭绝。

古巴比伦公元前729年灭于亚述帝国。古埃及公元前343年灭于波斯帝国。

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灭于雅利安蛮族,古印度人沦为第四种姓,即今之贱民。

它们灭绝至今均已超过2000年,所以在史书上它们前面都要加一个古字。

中国文明公元前2800年发源于黄河岸边。硕果仅存。

所以,史书上并无古中国文明。它从来都叫中国文明。

中国也曾几度亡国

中国文明从未中断,因为它的苦难从未中断。

而一个国家最大的苦难,只有亡国。前三个古文明,都随亡国灭绝。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亡过国。

南北朝五胡乱华已可算作亡国。

其后孱弱的宋朝一直遭契丹、女真和蒙古的烧杀奸掠,上百万平民惨死于屠刀之下,或成为军粮。

元军南下,一路屠城,士兵业余体育活动是比谁砍的人头多。

当时中国北方登记人口四千五百万,元军过后,只剩六百多万,中原地区赤地千里,白骨遍野,水井塞满死尸,致水不可饮。

有愤青说,小小蒙古灭了大宋,并不证明蒙古强大,而是证明宋朝有问题。

真知灼见。要知道,指挥元军灭宋的,是河北涿州汉人张弘范。

元军后来打弹丸小国越南和日本都攻不进去,可十几万元军,却击败超过一百万的宋军,灭总人口超过一亿的中国,杀人超过五千万!

当然是宋朝自己出了问题。

我们就应当讨论一下出了什么问题。

这是中国第一次亡国。

276年后(1644年),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与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为妓女陈圆圆率数十万雄师激战山海关一片石。

清军多尔衮在洪承畴谋划之下斜刺里杀出,大败李自成,轻松摘下北京。

1662年,明朝末代皇帝永历被吴三桂绞杀于云南。

1683年,降清明将施琅率清军攻入台湾击败郑成功后人,明朝监国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

这是中国第二次亡国。

清军长驱南下,明朝养了无数个千日的武将们降了一地,只一介文臣史可法死守扬州七天七夜方告失守。

清军屠城十天十夜,史称扬州十日,死难者逾八十万。

一年后,清军下令江南人民十日内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嘉定人黄淳耀和侯峒曾遂率嘉定人民起义。

在徐州守城时望清军旗帜而降的明朝总兵官李成栋此时大勇,亲率清兵攻入嘉定屠城,杀两万余人。

女子容貌不佳者当场砍头,年轻貌美者均遭日昼街坊当众奸淫,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

三日后,嘉定浮尸满河,行舟无处下篙,血污堆过水面数分之高。

事后,李成栋运三百船金帛美女回老家。

江东人朱瑛再入城组织抗清,旋败,嘉定再遭屠城,城内积尸成丘,城郊数十里内,草木尽毁。

后明朝总兵吴之藩造反,再占嘉定,亦败,嘉定三遭屠城。

明朝军队超过百万,居然被十几万清军纵横中原,如入无人之境。

不止扬州和嘉定,被屠城的还有江阴、昆山、常熟、苏州、南昌、海宁、广州、赣州、湘潭、大同、厦门等等,不可胜数。

清军在关内一直杀了37年,共杀人3257万!

明朝天启三年(1623)中国登记人口5165万,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朝江山底定,锐减为1908万,全国人口被杀掉三分之二。

谁代表中国性格?

元军铁骑攻破长沙,岳麓书院数百书生以赤手空拳相抗,全数战死,无一降者。

七百多年后,汶川大地震,四川绵竹东汽中学51岁教师谭千秋力抗断墙,身殉学生。

谭千秋毕业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就是湖南大学前身!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张弘范率元军在崖门(在今广东新会)全歼南宋残余部队,末代宰相陆秀夫身背9岁小皇帝赵昺投海。

张弘范在崖山石壁刻张弘范灭宋于此,高奏凯歌而还。

后人在前加刻二字,变成宋将张弘范灭宋于此。

崖山海战,南宋军民集体跳海殉国,次日海面浮尸10万!所以才落下了那句话: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中国人,从未认可这句话!

史载,富饶文明、民风柔弱的江南小镇嘉定,历经三屠无一人投降,个个留发不留头。

史可法城破被俘,清军多铎劝降,史可法说: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

慷慨就义,尸骨无存,家人只好将其衣帽埋在城外梅花岭作衣冠冢,迄今尚在,后获谥忠正公。

史可法母亲临盆前梦见文天祥进家门,其后生下史可法。

不论这个故事是否传说,史可法都已并肩文天祥青史留名。他为国捐躯时比文天祥还年轻3岁。

清朝皇帝乾隆盛赞史可法等明朝忠臣为完人:

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

1645年,江阴人因剃发令公推阎应元和陈明遇为首领造反,24万清军围攻这个弹丸小城。

81天不下,连丧3位王爷和18员大将,损兵7万5千余人。

8月20日城破,杀红眼的清军下令满城杀尽,然后封刀,全城人民连囚犯与妓女在内咸以先死为幸,无一顺从者。

屠城持续三天三夜,死者十七万二千,仅余老幼53人。

从战略上讲,史可法、文天祥、陆秀夫、黄淳耀、阎应元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他们保卫的政权,已经从上到下烂透了,他们拼上满腔热血身家性命,也根本无法挽亡国狂澜于既倒。

从人类文明史上讲,只有他们做的这些事情才有意义!没有他们,谈何中国性格!

你真认为这些长年在朝的高官不明白国家政权已经腐朽堕落?

你真认为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帅不明白什么叫做战略?

你真认为这些饱学之士是书呆子,不知道什么叫作意义?

设想一个只有张弘范和李成栋,而没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国!

那样的中国,还可能存在吗?还有必要存在吗?

佟麟阁,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时北京南苑大战前,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下令佟麟阁撤军回城。

他夫人更来信称其父病重盼归,佟麟阁回信: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

乃集合所部大呼:此杀敌报国之时也!后果然求仁得仁,以身殉国。

移孝作忠!壮哉佟麟阁!北京复兴门内,至今尚有佟麟阁路。

文天祥的中国性格

中国性格,是顽强!

什么叫作顽强?顽强就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中国文明从未灭绝,端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1142年1月28日,精忠报国的岳飞被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也许有)谋反的罪名毒死于临安(杭州)风波亭,时年39岁。

岳飞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宋臣文天祥顽强抗元,1278年12月20日被张弘范击败于五坡岭,吞冰片自杀未死。

张弘范将他押往崖山,让他写信劝降宋军,文天祥抄下自己的诗《过零丁洋》给张弘范。

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掩卷长叹,遂不再强迫。

文天祥被囚四年,降元丞相留梦炎前来劝降,文天祥不见。

降元宋恭帝赵显前来,文天祥北跪于地,泪流满面,仰脸朝天曰:圣驾请回,赵显无颜以对,废然而返。

最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出马许以宰相之位,得到的回答是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

1283年1月9日,47岁文天祥在大都(北京)柴市口面南而跪,引颈就刑,永照汗青。

袁崇焕的中国性格

明朝袁崇焕死得比文天祥和史可法还惨。

一代名将袁崇焕数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后明思宗崇祯皇帝听从谗言于1629年12月初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半年后车裂于西市,弃尸示众。

并诏告天下袁崇焕卖国通敌,为国捐躯时与文天祥一样是47岁。

深受清军荼毒的北京市民不幸相信愚蠢政府,见磔崇焕,时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袁崇焕被他深爱的、他冒着枪林矢雨满腔热血竭诚保护的人民食肉寝皮。

是夜,其卫士佘某趁夜盗取袁崇焕头颅埋于北京东花市斜街52号院内,并嘱子孙不回岭南老家,世代留京守墓。

此墓至今尚存,守墓者是六十多岁的佘幼芝,她自称从1630年至今佘家已守墓17代,379年。

明朝皇帝后来明白自己是混蛋,下诏为袁崇焕平反。

灭明而立的清朝出了个皇帝乾隆,1772年,他隔山打牛再次下诏为袁崇焕平反,称其:

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哪一种人最受人尊敬?

就是那种连敌人都尊敬的人!哪一种人不受人尊敬?贪生怕死,见钱眼开的叛贼!

乾隆最后核准表彰的明朝忠臣有3600人之多,他读史可法写给多尔衮拒绝降清的回信后叹道:

惜可法之孤忠,叹福王之不惠,有如此臣而不能信用,使权奸掣其肘而卒致沦亡矣,遂下令将原为禁书的该信原件全文刊刻,彰表天下。

乾隆这么做,当然是为了维护他自己的统治。

无论时光如何荏苒,无论人类怎样进步,中国文化里,爱国忠臣和贪利叛贼,永远是大大不同的两回事。

这就是中国性格。

精通中华文化的乾隆知道,他必须唾弃叛贼,哪怕是为打下大清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叛贼,否则,他就无法维护自己的统治。

满清屠遍中国,也没能让中国人全盘接受满清文化,而中国文化没杀乾隆身边一个人,他却心悦诚服地全盘接受中国文化。

那么,到底谁征服了谁?

或者说:哪一种征服才能称之为征服?

爱国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

综观人类文明史,其实只有一柄无剑之剑。这柄无剑之剑就是文化。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一路走来,从未改变:每一次的天朝沦落,都会继之精卫填海,卧薪尝胆。

每一次的血海没顶,都会带来鲲鹏展翅,凤鸣岐山。

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巨型炼钢炉,无论有多少不肖子孙,无论有多少叛臣国贼,它永远炉火烧得通红。

外质一旦进入,其中的杂质就会变成一缕青烟消失,而其中的铁质就会锻造成为精钢。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性格。

中国性格不是吴三桂,不是洪承畴,不是李成栋,也不是张弘范。如同宋恭帝赵显并不代表中国。

中国性格是岳飞,是史可法,是袁崇焕,是陆秀夫,是佟麟阁,是谭千秋,是历尽三屠仍无一降者的嘉定百姓。

是十七万二千咸以先死为幸的江阴人民。他们才是中国!

中国,是他们的中国。

中国文化,是充满尊严的顽强,是即使已经被贪官污吏祸害到无力抵御外侮、却仍然不屈昂首面对侵略者沾满鲜血的屠刀,心中充满必胜的信念。

是的,中国确实经常被打败。

但是,中国文化从未被摧毁!

五胡乱华时中国同时有二十多个国家,民国时期,中国先后有7省联治和12省联治。

联治,等于宣布独立。所有这些分裂,没有一次成功。

中国文化中,卖国,是子子孙孙不可承受之重。

我认同对中国文化阴暗面的任何沉痛反思、尖锐批评甚至切齿怒骂。只要你骂的确实是阴暗面。

你真以为我对中国文化阴暗面的了解比你少?

然而,我鄙视那些宣布岳飞、陆秀夫是愚忠,诬指文天祥、袁崇焕为汉奸,推崇洪承畴是识时务之俊杰,呼吁为秦桧平反。

痛骂汪精卫被误解、听到爱国就狂呼狭隘的民族主义,听到中国万岁就连叫意淫的中国人。严重鄙视。

强大并不自动等于伟大。

现在世界上没有比美国更强大的国家。但是,今年初我去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学,看NBC时亲耳听到一个美国著名教授说,美国根本不配自称伟大国家。

伟大国家,是那些经历过历史最低潮,甚至亡国,却总能够依靠自己重新站起来的国家。

是的,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教授是对的。

见过所有的风雨,走过所有的逆境,挺过所有的失败,不止一次地从血海覆灭中浴火重生,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伟大国家。

伟大的国家,都拥有充满尊严的顽强。

全世界都在看!

伟大到底有多大?

伟大不是占领全世界,伟大不是杀死全世界。

伟大,也不是让全世界照抄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是让全世界宾服自己的意见。

伟大,是博大精深到无法从地球上抹去的文化。是亡国灭族都无法让它中断的文化。是抽去它世界历史就得完全重写的文化。

是连征服者也不得不心服口服虔诚皈依的文化。

中国是伟大的。她的伟大甚至根本不需要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来承认。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并不全对。

性格,就是命运!

命运,就是性格!

中华文明厚重深远绵延至今不绝,其实早已经证明中国的性格。

五千年来,我们这个国家历尽劫波,然而,即使亡国,我们这个国家,依然有无数壮士心决,豪杰义烈,他们总会顽强扛起中国脊梁,出血海而不折,仰首青天,锵然唱一声黄钟大吕,秦腔激越: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成就过于显著,掩盖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世界上大部分传统国家的现代化努力都是不成功的。其中许多失败了,剩下的也没有取得太好的成果。

我们把一个现代化改革的成熟框架定义为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即在世界中的位置)几部分,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世俗化。

这四个方面定义了一个国家现代化改革的成败。很多国家一开始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由于某一个方面比如外交关系,还有许多国家是世俗化问题没有解决,导致了整体的回潮,又将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拱手让出了。

除了日本、韩国和如新加坡这样的港口国家之外,以及完成了一部分的泰国、马来西亚,也包括半个土耳其,剩下的大部分国家空有现代化之心,却并没有能力建立起现代化的成熟框架。

世界上成功、半成功、失败的现代化改革举例

成功

日本、韩国、新加坡

完成了政治、经济、外交和世俗化改革

半成功

泰国

建立了舒适的社会环境,经济上不思进取,政治上的半威权,外交上的成功

半成功

马来西亚

经济发展成就

半成功

土耳其

回潮严重,但尚不足以达到不归点

不成功

伊朗

半世俗化,政治上完全回退,外交上的孤立

不成功

阿富汗

各方面完全丧失

不成功

埃及

由于丧失了世俗化,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回归宗教,要么回归独裁

那么,为什么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获得巨大的成就,而大多数国家却在这里或者那里卡壳了呢?我们接下来就分析中国成功的经验,以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训。

要知道,中国虽然更接近转型成功,但依然是在路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在总结经验之外,在未来,世界的教训也会在我们的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避免我们走弯路。

在拿中国与世界作对比之前,我必须给大家灌输一个新的观念。在最近一百多年里,由于中国面临着世界的挑战,我们渐渐相信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实际上,中国却是整个旧大陆上最幸运的国家。

多灾多难这个概念可以鼓励人们救亡,但也容易产生出另一个副作用:将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

如果放长历史的视界,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民族所拥有的条件是多么得天独厚。像伊朗、阿富汗那样的国家虽然有心现代化,却受制于外部环境,难有自主选择,可是中国自古及今就把选择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为什么说我们是幸运的呢?

我们先看一下一张外国地图。

对一个文明的先决条件是地理。一个文明,往往是围绕着一个主要的粮食产区而产生的,比如埃及,它之所以成为文明的摇篮之一,在于尼罗河谷地。

尼罗河谷地有多大呢?在最北端是一片不大的三角洲,面积只有2.4万平方公里,而在南方,只是尼罗河一线,所谓一线,它的长度不超过几公里,最窄处,河岸上就已经是沙漠了。

在这样逼仄的环境中,竟然产生了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事实上,大部分的人类文明所依托的核心区域,都只有几万平方公里。但是中国却是个例外。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中国的文明核心区域依托的是庞大的华北平原、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还包括长江中游的两湖盆地和赣江谷地,这么大区域都是连通在一起的。

在历史上,自秦朝之后,就已经没有障碍能够阻止人们在这么大范围内迁移了。

加上有通道可以通往陕西的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使得中国的文明核心区域达到了数百万平方公里。

这些连通的区域如同一块巨大的经济磁石,产生了天然的统一市场和统一的国家。就算是强行将这个国家分裂,它也会在短时期(当然是历史尺度的)内通过合并再次统一。

更幸运的是,在这片低地的外围,恰好构成了一个连续的防御体系。从南方东南亚的丛林开始,直到青藏高原巨大的地理障碍,再到西北地区的山脉和荒漠,北方的阴山和燕山山脉,然后是海洋。

对于古人来说,这样的地理是非常难于突破的。因此,对于生活在这个圈内的人来说,享受着无以伦比的安全性。

虽然中国也有过五胡乱华、女真和蒙古的侵袭,这些事件也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但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中国都是安全的,击不透的,人们可以享受和平和安宁,把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

中国统一王朝大都是寿终正寝的,也就是说,由于内部政治和经济结构的问题,古代王朝也是有寿命的,它天然的寿命在三百年左右,会因为财政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原因而死亡,像汉唐明清这样的大王朝大都可以算作寿终正寝。

如果只说中国还看不到它的优势的话,我们还可以做一下对比,这是西欧的地图。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西欧的地理破碎性,在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等山脉的阻隔下,西欧被分割成了许多小区域,天然不利于统一,而北方虽然更加平坦,却由于太靠北,已经养活不了太多的人口了。

这就造成了欧洲从古及今缺乏统一、支离破碎的局面。

再看印度。

印度作为一个文明与中国等量齐观,但是,印度的地理由于东西高止山和德干高原的存在,也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文明。

另外,印度虽然貌似在一个大半岛上,但由于隔开印度与阿富汗中亚的开伯尔山口不够高,事实上给北方民族留下了一条非常便捷的通道,使得印度更加容易受到入侵的影响,历史上也是分裂大于统一的。关于印度的问题后面还会再谈到,这里只是点到为止。

在地理条件上,唯一能够和中国相媲美的是新世界的美国,但它在旧世界时期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就使得中国在数千年里享受了旧世界最得天独厚的环境。

人类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统一市场,统一市场又包括了三个资源要素,人力、物资和资本。

要想经济发展,人们唯一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市场,再让人力、物资和资本三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社会经济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由于统一市场往往是在一个国家内出现,最后的问题也就变成了这个国家有多大。对于其他地区的效果而言,显然没有这个天然的巨型国家更有优势。

在这里,我们可以去探讨一个现代人常常提及的问题,也就是中国和印度的对比,有的人称为龙象之争,还有人专门将两国的英文名称拼在一起,创造了Chindia 这个词汇。

两国人口相当。虽然印度的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但中国的沙漠山地和高原面积很大,如果只算耕地面积,印度比中国的还大得多。

另外,印度虽然地形上不利于统一,但地理位置处于旧世界海上运输带的正中间,贸易条件比中国好得多。

印度与中国资源禀赋比较

印度

中国

人口

接近14亿

14亿

国土面积

298万平方公里

960万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189.17万平方公里(CIA世界概况,2019)

中国134.92万(第三次农业普查,2016)

独立年代

1947

1949

改革年代

1991

1978

其他优势

海上要道

长期统一

可是,在现实的发展中,至少到今天为止,印度的速度显然不如中国,围绕着这个问题会有多种答案。但大都是从制度层面作对比,将之归结为某种意识形态色彩。但事实上,中印两国的对比更多要从历史上寻找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就是印度的地理是破碎的,它不是一个文明,而是好几个次文明的叠加,从地图上也可看到,除了恒河平原代表的北方次区域之外,在巴基斯坦有印度河平原。

此外,在印度的西南部和东南沿海还有两个次文明区域。还有更小的拉贾斯坦和羯陵伽区域,另外,古吉拉特的半岛地区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次区域。

由于地理上的缺陷,印度的人口一直无法完全融合。

到今天,如果有心观察,就会发现印度的南部和北部的人种是不一样的,北方人种雅利安人占比非常高,他们大都带着印欧人的特征,另一个特征是比较独特的,就是黑眼圈,眼圈周围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暗斑。

但南方人大都是暗皮肤的,看上去更像是缅甸人,他们自称为达罗毗荼人。

下面这张照片就摄于南部的海得拉巴,可以看出从血统上就更加接近南方血统。这部分人更接近印度河文明的更古老的人种,在数千年前雅利安人入侵时,将印度河文明赶往了南方,雅利安人占据的主要是北方的恒河平原。这导致南北方的差异非常巨大。

如果放在中国,由于地理的局凑性,民族融合早就发生了,但在印度,几千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完成融合,反而又加上了拒绝融合的种姓枷锁。

这种合而不融的特点,导致印度不像是一个国家,而长期是一个地理名词。

由于这样的特征,印度在历史上是合少而分多。近三千年来,中国已经经历了许多次统一王朝的循环,但是印度只有四次统一王朝,前三次孔雀王朝、贵霜王朝和笈多王朝,分别对应于中国的战国和秦、汉和魏晋时代,其中贵霜王朝由于是来自中国甘肃地区的大月氏人(或者是他们的属民)建立的,还不被印度承认。

而第四次莫卧儿帝国则已经到了一千年后的明王朝时代,在这期间的一千年则是巨大的分裂。

印度的大王朝

王朝

年代

对应于中国的

本土还是外来

孔雀王朝

前324-前187

战国和秦汉

本土

贵霜王朝

55-180(高峰期)

东汉

外来(中国甘肃和阿富汗北部)

笈多王朝

约320-约540

东晋南北朝

本土

大分裂

6世纪

穆斯林局部政权(德里苏丹国)

1206-1526

宋元明

外来(波斯和阿富汗)

莫卧儿帝国

1526-1857

明清

外来(中亚和阿富汗)

就算是印度所谓统一的时候,也达不到中国一样的中央集权。事实上大部分统一只包括了印度北部的恒河平原。而南印度从来没有被统一。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把南印度(具体说是东海岸)称为注辇、东离(现在成为朱罗),长期不知道它和北印度处于同一片次大陆上。去注辇要走海路,而去印度要走陆路。

印度的这种分裂状态,造成英国人接手的印度其实是一地碎片。可以说,印度之所以从地理名词变成政治实体,是英国人打造的结果。但英国人并没有完成这项工作。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印度除了一部分英印直辖地区之外,还包括数百个小邦国,这些小邦国都有土邦邦主,行使着一定的日常管理权。

所以,印度1947年独立后,首先不是谋求发展,而是谋求整合,剥夺土邦的权利建立统一的国家。

印度主要邦国

主要邦国

海德拉巴、迈索尔、印多尔、查谟-克什米尔、特拉凡科尔、朱纳格特

邦国数目

最多时500余个

邦国占印度国土面积

45.3%

占印度人口数

1/3

加上复杂的宗教问题,印度的整合难度一直很大。前几十年,印度实际上是在完成一个中国自古就完成的任务:打造统一的国家实体,在社会中推行统一的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印度也陷入了计划经济泥沼,更增加了困难。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但印度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始于1991年,印度随着两个叫甘地的总理先后被刺杀,已经跌入了低点,一个不起眼的政治家拉奥临危受命,担任了不那么受欢迎的总理,他却开始了一次拉奥革命,将印度带入了改革的轨道。

从这个角度看,印度的改革开放比中国晚了十几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除了印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依然在遭受整合之苦,特别是非洲那些前殖民地国家,我曾经详细考察了这些国家的民族界限是如何被打乱和重新组合,又如何给现在带来了一个个巨大的伤疤的。

而中国幸运地避开了这些问题,这也是中国改革能够迅速启动的先天性原因。

关于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中国还做对了什么

那么,除了先天的优势保证中国更容易将精力集中到经济发展上,而不用担心整合问题之外,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做对了什么呢?

一个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的优势是,中国天然就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仅有的一点宗教残留,也在49年之后被粉碎了。从我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察来看,世俗化,也就是法制独立于宗教信仰,人们拥有信和不信的权利,才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请注意的是,世俗化并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不受强迫。

这一点,在埃及2011年的革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年,原本独裁的穆巴拉克总统被推翻后,人们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实行了公平公正的大选,选择了一位真正的民选总统。

这本来是符合民主原则的一件大好事。但不幸的是,由于这位总统代表着保守的宗教势力,他上台后的首要方向不是发展经济,而是回归宗教,导致埃及的社会经济都出现了更大的倒退。

由于埃及社会没有世俗化,导致民主也挽救不了社会,因为人们只要选举,就会选择宗教保守势力上台,而宗教保守势力最大的目标,就是通过选举废除民主制,回归神权社会。

一年后,人们为了保住世俗化成果,不得不再次支持军方将这个民选总统推翻,当通过公平公正选举上台的总统倒台后,人们甚至为军方鼓掌,并欢迎另一个独裁者的上台。

埃及革命和独裁回潮

时间线

事件

2010.12.17

突尼斯小贩Bouazizi自杀,点燃了阿拉伯革命的烈火

2011.1.15

革命传入埃及,人们走上街头抗议独裁者穆巴拉克

2011.2.11

军方逼迫穆巴拉克下台,并着手组织新的宪法和选举

2012.6.24

公平公正的大选,穆斯林兄弟会的穆尔西当选总统

2013.6.30

由于穆斯林不关心经济,只关心如何恢复神权统治,埃及再次爆发革命,要求穆尔西下台。

2013.7.4

军队将穆尔西赶下台,再次着手组织新的选举

2014.6.3

不公正选举。选举了军人出身的塞西上台。再次形成独裁政权

这个例子也适用于许多未完成世俗化的国家。在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将社会彻底世俗化,当时的领袖阿塔图尔克不惜以独裁作为手段,将整个社会强行扭入了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轨道。直到他死后,才在他死前的授意下重新实行了民主化。

从后来的结果看,他做得非常成功,现在的土耳其领导人埃尔多安总是想回归宗教,但由于前面的世俗化很彻底,他的回潮再怎么做也是有限的。

我前面还提到了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对比,在100年前,改革开放的阿富汗嘲笑落后保守的乌兹别克斯坦。但在苏维埃手中,乌兹别克采取了强力的世俗化策略。如今苏维埃不在了,但这个地方的世俗化成果却保留了下来,避免了重归保守和完全闭锁之中。

除了世俗化推进之外,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是独树一帜的。这里需要破解大家的一个误区,即计划经济只是现代意识形态的产物。但事实上,计划经济是自古就有的产物,也是大部分新兴国家首先采取的方法。

或者说,计划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反射性选择,也是第一选择。以非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加纳为例,当获得了独立之后,他的领导人恩克鲁玛从一个小人物突然成了领导全世界独立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充满了豪情,认为接下来就是要领导加纳建设成一个天堂国家,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名声。

可是,怎么建立天堂呢?由于是他领导大家获得了独立,因此一定也是他领导大家走向富裕。这句话中,就隐藏着强烈的政府指导和分配意图。

新兴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往往都相信自己的力量,从而必然采取计划经济的做法。非洲的加纳、坦桑尼亚,中东的埃及、利比亚,亚洲的印度莫不如此。

印度之所以走上计划经济之路,也和他的开国者尼赫鲁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同时又迷信自己的权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即便像土耳其这种在现代化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的国家,也采取了计划经济的做法。

所以说,中国最初走计划经济之路,并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几乎所有新兴国家都会采取的方式。中国的改革开放真正伟大,在于能够及时勇敢地放弃计划经济的全盘控制,以各种名义将市场找回来。

但是,任何国家都很难将所有的政府管制全都放弃。以印度为例,印度在1991年之后也采取了放松管制、引入市场的方法,但是由于放松管制的不彻底,印度到了2010年之后已经又进入了另一个瓶颈,积重难返。之后,富有改革精神的总理莫迪上台,进行了以自由化为特征的二次改革,又获得了几年的发展,但从现在来看,到底能够多大程度上解除管制,依然有待观察。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之后,随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松动,让位给了更多的后现代议题,事实上舆论潮流是朝着有利于加强管制的方向回归的。能否再次突破这个瓶颈,是接下来我们的重要议题。

从我的观察来看,未来经济松绑的底线依然是:土地公有制不放弃,国有企业不放弃,金融控制不放松,除了这三个底线之外,其余的都可以谈。

那么未来的发展潜力也可以从这三个底线上有一个估计。

三大支柱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形式

土地公有制

国有企业

金融垄断

盐铁

铸币权

铸币权

盐茶香矾

纸币

纸币

纸币

盐、鸦片

中国的另一个经验在教育上。

在我对世界的观察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在政治制度上采取过社会主义,而现在又回归到市场轨道上的国家,往往会出现一个超预期发展的时期,并且他的人民更加团结,也更加进取。

不管是亚洲的中国、越南,还是非洲的坦桑尼亚、布基纳法索,都可以看到这个现象。

我将之归结为教育因素。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最初在计划经济上会吃亏,却更加注重教育,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须读书,大量减少了文盲。一旦这些国家重新回归市场经济,人们都识字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一个人是否识字,决定了他是可以进入工厂,还是只能在田间地头度过终生的一个分界线。这一点,中国在不经意之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此外,在国际关系上,发展较为顺利的国家往往遵循了一个原则:不去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韬光养晦。

由于发展中国家大都在近代收到过殖民或者侵略,独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立地位,很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

非洲刚果金为例,刚果在独立之前是比利时的殖民地。在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中,成为比利时的殖民地是最悲惨的事件,英国和法国等国还会搞一些建设,试图让殖民地心甘情愿地接受管理,但是比利时殖民地却是敲骨吸髓地压榨和赤裸裸的杀害。

也是因为这种压迫,刚果独立时国内的中学生都不超过一百人,大学生更是空白。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建设国家,依靠与世界搞好关系,特别是宗主国搞好关系,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但由于比利时压榨太深,激起了刚果人的普遍反感,刚果采取了驱赶比利时,完全独立的方针。结果比利时利用自己在国际秩序中的有利地位支持刚果国内的叛乱,从而肢解了刚果,甚至杀死了刚果总理。

至今,刚果依然是非洲最悲剧的国家之一。

在这里,人们研究国际政治有一个误区,认为国际秩序是一个是非对错的问题,但事实上,国际政治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实然的问题。哪怕刚果再占理,但对抗都只会让它的地位更糟。

在战后体系中,依然是那些善于与前宗主国搞好关系,或者能够在国际秩序中找到位置的国家走得最顺利。

中国也恰好是找到了这样的夹缝,采取低调的发展态度,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即便到现在,我们必须认清,在短期内中国依然没有挑战世界秩序的能力。如果认不清这个现实,在未来是有可能吃亏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战争。不管是从历史的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战争都是很可能导致一个政府入不敷出,从而影响了经济格局的大事情。

在中国古代,一场战争的成本可以相当于数年的财政收入。唐代的安史之乱更是战争高成本的直接反应,因为皇帝已经出不起打仗的钱,只好设立节度使,这个职务不仅负责打仗,还负责收税,从而破坏了唐代的官僚制衡体系,让节度使变成了土皇帝。

中国古代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西汉

一场战争支出大约相当于数年财政收入

东汉

对羌战争导致了政府破产,只好卖官鬻爵

唐代

北方战争的高成本,让皇帝没有钱养兵,只好推出了节度使制

我们的邻居巴基斯坦长期无法发展经济,很大的原因在于它独立之后,留下了四个巨大的伤疤,必须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来保持秩序。

为了养兵,必须收取过高的税收,从而让民间经济失血过于严重,无法获得发展。巴基斯坦挣扎了几十年后,依然无法摆脱养兵的重负,进入发展的轨道。

巴基斯坦的四个边疆问题

东西巴基斯坦问题

由于强行划分的穆斯林区域,导致东巴基斯坦(后来的孟加拉)和西巴基斯坦在地理上不连接,这又导致了两个地区不同的传统,最终造成了战争和分裂

俾路支斯坦问题

位于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独立倾向严重

克什米尔问题

与印度争夺克什米尔。印度占据了主体部分,巴基斯坦占据了高寒的边缘地带

西北边境问题

普什图人居住的西北边境爆发了与阿富汗的冲突,现在则是世界上武器密度最高的地区

不管是历史还是横向的世界比较,我们会发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旦战争开局,接下来的失控很有可能让国家的发展毁于一旦。

维持和平是中国发展的智慧,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警醒。

除了优势,还必须克服优越条件带来的劣势

天然的聚合式地理结构和巨大的统一市场,文化上天然的世俗化特性。邓小平成功的不站边、不争霸、不与强权发动战争的韬光养晦策略,社会主义带来的教育优势,加上迅速地从计划轨道向市场轨道的转型,让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展顺利。

这些看似普通的结论,却让大部分国家都无法将这几个条件凑齐,他们或者有着先天的缺陷导致领土支离破碎、纷争不断,或者陷入了计划经济的泥沼无法回头,或者与宗主国和世界强权起了冲突,或者由于国内的民族情绪而陷入了自动收缩的闭锁,或者由于教育的不充分,人们无法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正是其他国家的不幸,让中国成了脱颖而出的选择。

但我们也不应该过于骄傲。刚才我们提到,中国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造就了旧大陆最幸运的国家。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得天独厚的条件带来的一些劣势。

最大的问题是,当本土的条件太好时,人们容易养成恋家的习惯,缺乏闯劲儿和创新性。

这里,我们可以再做一个对比,也就是用我们最具有开拓性的汉族人朝代唐朝做一个对比。

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中华民族最对外开放的时期,唐代继承的制度基础来自有游牧基因的北魏和隋代,也是最愿意接受中亚和海洋国家的物品和生活方式的朝代,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但是,如果我们把唐代与当时世界上另一个巨型国家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新的问题。这个巨型国家就是刚刚崛起的阿拉伯帝国。

唐代最辉煌的时期有两个,一个是贞观之治,另一个是所谓的开元盛世。这两个时期唐朝都有着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也是扩张最盛的时候。到了天宝变乱之后,唐代就已经自顾不暇,连新疆都守不住了。

唐朝时期的阿拉伯扩张

年代

阿拉伯

622

穆罕默德逃亡麦地那

627

玄奘西行

630

玄奘到达印度

穆罕默德征服麦加,阿拉伯帝国有了第一小步

632

穆罕默德死

640

玄奘会晤戒日王

征服叙利亚

645

玄奘归国

646

大唐西域记完成

647

入侵北非

651

大唐西域记写出五年后,他所描写的地方就有了巨变

征服波斯

652

西域通印度道逐渐断绝

进攻吐火罗斯坦(阿富汗北部)

705

进攻西班牙

709

夺取布哈拉

712

夺取撒马尔罕

713

玄宗盛世开篇

接近喀什噶尔

但是,即便是这两个盛世时期,依然与同时期西方的阿拉伯帝国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元627年太宗时代的僧人玄奘去往印度,这时候还是没有阿拉伯帝国的。

可是,当玄奘在印度呆了十几年,回国的时候,在西面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帝国,它的国土从北非经过埃及、叙利亚、阿拉伯半岛,一直延伸到波斯边界。

玄奘回国没几年,阿拉伯就连波斯也拿下了,甚至连玄奘走过的地方阿富汗也陷入了战争之中。

这样的扩张速度只有之前的亚历山大和后来的蒙古人可以与之媲美。到了玄宗开元初期,就连中亚和西班牙也归属了阿拉伯帝国。

更说明问题的是中亚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由于唐代占据了现代的新疆设立了安西四镇,直达楚河流域的碎叶,我们可以说,中亚的河中地区已经是近在咫尺,算是在家门口。

但是,到达河中的不是唐朝的军队,反而是更加遥远的阿拉伯人。事实上,中亚也是中国人开拓精神的试金石,不管是在秦汉时期还是在唐代,都是更加遥远的西方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到达了中亚,而中国势力没有到。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带来了幸运,也带来了惰性。中国的文化基因中本身就带着一定的闭关锁国的倾向,即便是最开放的王朝,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比起来,依然带着很强的保守性。

也正因为这样,在我们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才需要更加警惕。因为一但我们遭到了挫折,或者在世界上受到了委屈,很可能不是以开诚布公的态度去寻求解决方案,而是试图缩回到自己的甲壳之中。

事实上,许多传统国家都有类似的毛病。前面我们已经提过波斯的例子,在非洲,还有一个同样充满了光荣的国家叫埃塞俄比亚,同样是最典型的事例。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依然存在的基督教国家,可以追溯到西罗马的末期,它还是非洲少有的没有受到过殖民的国家,也是非洲独立和不屈的象征,正因为是一面旗帜,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还是非洲联盟的总部所在地。

但由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太辉煌,导致到了近代,它不是想着通过现代化去追上世界,而总是希望退回到壳中去寻找光荣,这也让埃塞俄比亚在近代历史上成了最悲剧的国家之一。

埃塞俄比亚近现代

1935

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

1941

埃塞俄比亚复国成功,成为非洲不屈的象征

直至1974

皇帝海尔塞拉西的暴政

1974

大饥荒。革命。红色杜尔格的暴政

1984

更大的饥荒

1987

反抗杜尔格的战争

1991

推翻杜尔格政权,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土分裂

除了国家层面之外,在企业层面上也必须防范向国内的内卷。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有一批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的企业,仅仅靠国内市场是不足以支撑起开放重任的。

尤其现在,中国企业在海外普遍受到打压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人们遭受打击之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缩回来。但如果这样做了,就证明对方打击的目的达到了。

我们常常说,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所以还有救赎,一个很大的方面是他们企业对外的成功,利用对外投资和外贸市场挽救了低迷的国内市场,也造就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海外企业,并把海外赚到的钱源源不断地补贴国内。

在我的旅行中发现,中国的崛起,在世界上的影响,整体上是非常正面的。

以非洲为例,我不去对它们在基础设施上的帮助,仅仅从正常贸易的角度讲,也可以看出,在亚洲商品进入非洲之前,非洲不得不将自己的原材料以低价卖给欧洲,再用高昂的价格从欧洲进口制成品,即便是独立后,也无力改变这种严重的剪刀差现象。

但现在,亚洲商品所到之处,剪刀差立刻消失,导致非洲的生活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贸易促进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但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中国的小商品虽然占据了全世界,但与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能够排得上品牌还是少之又少。目前真正称得上全球性的中国企业只有华为一家,我去过的几乎所有国家,不管是处于发展之中还是战乱之中,每一个国家都有华为的存在。

华为不仅是进军海外,还派遣了大量的人员去往海外,甚至将干部的提升与海外经验联系了起来,这使得华为在未来可以充当中国企业出海的黄埔军校的角色。

除此之外,小米、头条等也有全球化的冲动。在未来,只有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才能让中国更加融入世界,从而保持发展的势头,达到繁荣的彼岸。综合自郭建龙作品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转载分享收藏点赞在看留言,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猜你喜欢

1 :自由洒脱的单身文案

2 :励志文章300字(35年前文章首次见报带来好运)励志文章,

3 :【中考历史与社会*必背材料】List10 详解区域——以浙江省为例

4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意思(一个人生活,怎样才能

5 :他常帮助我学数学翻译(5年,这套美国私校孩子也在用的经典数学书,终于等

6 :天凉好个秋——好诗好词好句好段好秋景

7 :小学生六年级作文大全500字回归(初中生满分作文大全 优秀作文精选)作文大

8 :范文虎常败将军(半月谈公考申论范文合集)范文,

9 :励志短文摘抄【经典短文集】

10 :19本好看的经典文学作品推荐给你!全部附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