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找的作文...
首页/美文/情感文章 文学|徜徉于地域文化长廊——喜读散文随笔集《聆听乡愁的回声》文旅中国2021-09-29 19:22文旅

文学|徜徉于地域文化长廊—

时间:2023-11-08 18:42

近日,湖北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文化学者,史志、民俗专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廖崇纲精心创作的散文随笔集《聆听乡愁的回声》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现将知名散文家、词作家甘茂华为该书撰写的序文予以编发,以飨读者。

廖崇纲文集《聆听乡愁的回声》封面

老友廖崇纲把他结集的书稿《聆听乡愁的回声》,从五峰寄到宜昌,托我为本书写序。凉秋暮雨读乡愁,一时间感慨万千。当我读完这本厚实的散文随笔集后,竟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情怯的原因,一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有资格为这样一本厚实的书写序,在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前面说一些无油无盐的话;二是这本书涉及鄂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历史、地理、文化、人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纵横驰骋,上下捭阖,从古到今,由家而国,徜徉于地域文化的长廊中,繁花似锦撩人眼,难以下笔为文。

虽然情怯,但必须写,哪怕是在针尖上跳舞。因为,结识崇纲很多年了,他为人低调,待人真诚,勤于写作,言少语简,几乎将一辈子心血都奉献给五峰和土家族的民族地域文化,长期担任主编或参与主编地方文史、方志和文学书刊,展现了一番孤独而又耐得住寂寞的别有韵味的人生风景。人品不错,有口皆碑。这样的人,不写行吗?再说,我也是土家族人,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有什么理由推脱?铁凝说过:“散文河里没规矩。”散文随笔怎么写都行,写什么都行,谁都能写的,我来写一篇读后感不行吗?却之不恭,故愿尽量把想说的话写出来。

书籍刚出版,廖崇纲先赠作序者甘茂华

《聆听乡愁的回声》编为六辑凡41篇,分作“人物风景”10篇,“远山近水”9篇,“雅俗互鉴”6篇,“文海摭拾”5篇,“寻根溯源”9篇,“释卷拾珍”2篇。整部书围绕广义的乡愁做文章,乡愁是诗眼,六辑依次读下来,写的是乡人、乡景、乡俗、乡史、乡情。我这样概括,当然是大致的说法。无论如何,从大处看,乡愁是构成生命的河道,从中流出来的都是关于生命的记忆。在作者笔下,生命之树常青,不仅没有在岁月中凋零,而且还有回黄转绿、朝花夕拾的意味。往事纷至沓来,于是便聆听到了乡愁的回声。

在“人物风景”中,他写了全国道德模范、拥军母亲罗长姐,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宋芳蓉,业余作家王永红,一代茶师黄足三,乡土博士曾宪浓,宜昌市税务局扶贫干部肖曙光,村官何克廷,退休干部李诗选,诗翁张贤翼,以及为唐开生诗文集和医疗专家向选森故事集作序等等。这类文章稍不注意就容易写成通讯或特写,而崇纲多是当作报告文学来写的,而且对作品进行整体性艺术构想,用文学思维方式写作,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此中,尤其以长篇报告文学《母爱,鄂西深处的最美风景》,最能体现作者对这一文学样式得心应手的整体把握,他写罗长姐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写出一位母亲的大爱无疆、大爱无言,更是写出一位乡村女性朴素本真的家国情怀。文字叙述写得行文流水,不落窠臼,其结构巧而美,每小节都用五句子歌开头,既点题,又有乡土生活氛围,还有音乐节奏感。就体裁而论,这是一篇写得比较成功的作品。

廖崇纲笔下的全国道德模范、拥军母亲罗长姐

在我看来,崇纲所写的这一批乡土人物,光彩照人,见人见心,感染力油然而生,具有励志读本的作用。究其原因,其作品属于非虚构纪实文学,将纪实性、专业性、时代性和文学性四者融合,这是作品价值达成的关键所在。罗长姐是时代楷模,她说:“儿子是立了军功的军人,我是军人的母亲。绝不能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给儿子脸上抹黑。”又说:“今生今世,我愿意养他一辈子;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母子!”这样朴实无华的语言,是山里人在新时代的发言,是最深刻的母爱娘心。

比如具有工匠精神,专业技艺特别拔尖的茶师黄足三对毛茶收购、筛分、半成品加工、清风、分筛、焙烘、拼样、勾堆、装箱等工序环节,对制茶工艺中的分筛、闹筛、簸茶、蹾茶、飘筛、搭筛和风车净茶等技术手法,细工粗活,他件件娴熟,样样精通,因此在茶号众多学徒中初露头角,三成天分七分勤,短短数年,他跨越同门师兄弟十数年的历练,最终成为与国内一流茶业专家同堂评茶论优劣的制茶大师傅。

再如作者写巾帼俊彦宋芳蓉,乡土作家王永红,扶贫干部肖曙光,医疗专家向选森,退休公务员唐开生、李诗选等人物以及代笔整理宜昌市知青集体户在曹家坪插队落户的故事等等,体例所限,不可能写出他们的全部,于是作者精心挑选各自的一个侧面,描述性反映出人物精神风貌,收到“一斑窥豹”的效果。由此可见,崇纲在写作上的用力、用情、用心。我们常说文学是人学,写作者必须具备文学素养,懂得审美规律,熟悉文学写作方法,写出文学形象,而不是新闻报道,重要的是塑造人物,让人物从纸上站起来。崇纲谙熟此道,或者说也在摸着石头过河,他总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这便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崇纲笔头子硬扎,“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这方面集中体现在本书文史随笔的作品中。他写百溪河走笔,从百溪河的山水、森林、动物、民居、民歌,一直深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他写渔洋河,写排筏、写船运、写渡船、写造船、写渔洋河旧事、写那些远去的帆影桨声。他写白溢寨,开笔概说地理,接着翻检历史,最后描述未来。他还写县城搬迁的来龙去脉,土家民族的前世今生,漫谈五峰土家情歌,浅析五峰土家茶歌,细说茶诗与茶俗,说咂酒,说跳丧,说婚俗,说哭嫁,进行南北情歌比较分析,道出山里私塾的由来;在长篇地理山水散文《穿越古镇的河流》中,应该说全方位、立体化、概略性写出一方山水、一个地域的华彩段落和经典章节,县情史料的取舍有度,拿捏的分寸妥帖。囿于时间紧促,行文难免粗疏之处,但依然不失为一篇具有文本创新意义的缩微版“行走五峰素描”(因版面所限,以上涉及的部分作品未收入本书);作为对于共和国初期过往计划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照,作者对短暂而寅吃卯粮的公社食堂、生产队工分、物资短缺的票证经济和刺激眼球的标语口号等都有秉承良知的如实叙述,为社会留史,为生活写真——“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可以说,这本书是五峰历史文化的浓缩型小百科全书。

当然,这得益于崇纲编史修志的长期积淀。面对如山资料,该如何取舍?怎样才能高屋建瓴,进行全方位的检索与透视?王安石《读史》诗中就曾慨叹:“丹青难写是精神”。所以写文史类随笔,要领会其精髓,把握其实质,从而道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感悟。杜甫《丹青引》诗云:“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虽然说的是绘画,但文学艺术是相通的,强调的就是“惨淡经营”这四个字。崇纲编史修志,堪称惨淡经营,吃得苦,受得累,不计功利,淡泊明志,读书多,因而腹笥充盈,下笔如有神。季羡林先生解释“腹笥”,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肚子里要有货。顾彩的《容美纪游》是怎样一本书,容美土司千年的神秘面纱后面有怎样的故事?土家族白虎图腾崇拜的源头在哪里,白虎图腾与向王崇拜的关系及成因是什么?渔洋河水运与宜红古茶道有怎样的联系,白溢寨两次农民起义的史实和传说该如何考查佐证?如此等等,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清晰的答案。我读他的文史随笔,受益匪浅。其作品字里行间,闪烁着烛幽洞微的求索精神,有容乃大的家国情怀,土家人筚路蓝缕的坚韧意志。

廖崇纲笔下的知名乡土作家王永红

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崇纲记叙的深山古镇,如五峰镇、渔关镇、湾潭镇、采花镇,都是从沧桑山城的历史说起。因此,古镇源远流长的风貌,人文积淀的深厚,异闻旧事的遗韵,薪火传承的乡愁,在天地间传来岁月的回响。我认为,凡人类聚居地,它都是在岁月积淀中形成自己的历史文化,一个地方的灵魂便是她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历史文化就是一种地域文化。历史与现实相互碰撞,人文与地理相互渗透,民风与民俗相互交融,最终聚合为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文明之光。我之所以欣赏崇纲这本以地域文化为主调的散文随笔集,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与五峰土家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共吟和鸣。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能形成一种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活力和凝聚力,像一盏灯火,照亮我们的生命和道路。

崇纲素来为人处事低调内敛,不喜应酬,是个勤谨不怠埋头干实事的人。可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既有显性性格,又有隐性性格。崇纲骨子里是个文化人,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情感激荡且细腻入微,只是没有外化而已。本书“释卷拾珍”5篇文章,其中有3篇是写爱情的。初恋的记忆,1970年代的爱情,那种纯真朴实的生活状态,至今念念不忘。他用遇到月光思念曾经的情人,借着月光回到从前。还有暗恋的一个女孩,那是青春期的烦恼和忧郁。(这3篇文章拟收入廖崇纲《遇见月光》)特别值得一读的是长篇散文《想念父亲》,好几年前就读过,这次再读,依然能够感受到作者那种切入灵魂深处的骨肉深情。爱的往事回环不绝,父爱亲情同样刻骨铭心,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乡愁的回声呢。

廖崇纲笔下的宜昌市税务局扶贫干部肖曙光

书中第六辑收入3篇文章,分别记录和反映我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五峰革命老区及湘鄂边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红色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江北解放区两支解放军劲旅在五峰红溢坪会师后征战湘鄂西的战斗历程,还有江南游击队纵横壶瓶山上,为解放五峰顽强作战而流血牺牲的艰难岁月,以及背负“土匪”恶名蒙冤昭雪的曲折经历。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这几篇文章披肝沥胆、激情碰撞,恰是献给建党百年的一束胜利的礼花。

《聆听乡愁的回声》其艺术特色比较鲜明,语言朴素乡土味浓,口语入文,形象生动。如罗长姐说:“我讲不来大道理,才政是我的儿子,再难再苦,做娘的就应该为他把天撑着。”如黄足三身处逆境却坦然以待,哪头小哪头大,黄足三心里有杆秤。又如传说,白溢的米,红渔的烟,湖坪的风灯入云天。这样的语言确实朴素如土,然而越是朴素越见其真情实意。作者还特别喜欢把原生态的民歌穿插其中,不但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而且让文字摇曳生姿,感受得到田野的地气和民间的温度。如:大河中间一只船,金包头来银包边;多少码头弯不住,一首山歌牵拢岸。又如:大山砍柴不用刀,大河挑水不用瓢;好姐不用媒人讲,山歌搭起五彩桥。想象奇特,直白风趣,山歌牵船和山歌搭桥又诗意盎然。至于文章结构,崇纲善于谋篇布局,整体稳健均衡;也有写得太满的时候,没有留白,缺少一些灵动的韵致。站在今天望明天,我希望崇纲更上层楼,看得更加开阔,在取材上不受地域拘束,在叙事文学写作上朝纵深层面开掘,在核心细节上精雕细刻,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既要体现题材的主体价值,更要呈现文本的文学价值。崇纲已经做得不错了。但艺无止境,其实,文学是对一个人的终生磨砺。

甘茂华(左)和廖崇纲(右)出席文化活动

五峰是崇纲辛勤笔耕的根据地,他对这方水土爱得深沉。我也特别喜欢五峰这个地方,曾去过月亮湾和独岭滑雪场,坐在床上就能看日出,真是人在画中,心在诗中。在我眼里,五峰顶天立地,上有云雾缭绕,下有溪河纵横,凸显出一种连天光接地气的生命景象。记得老城附近有长生洞、天门峡、白溢寨,新城附近有渔洋关、柴埠溪、长乐坪,从古至今,绿水青山,文化精粹,薪水相传,给山水五峰带来了旷远的回响。我想这回响之中,有一声呼唤是属于廖崇纲的,他捧出的献给家乡的书,便是聆听乡愁的回声。我喊山,山喊我,山山岭岭都来合。五峰的文学艺术,漫山遍野都是花开的声音。

我如今年过古稀,皤然一老了。唐代诗人杜牧说过:“与老无期约,到老如等闲。”东坡居士亦曾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心态。于是自然而然联想到,孔夫子站在一条大河前对时间发出的感喟,陈子昂站在古幽州台上怆然而歌的情景,他们都在追问时间都去哪儿了,都在寻找和挽留藏在骨头里的一片乡愁。廖崇纲今年也早过花甲之年。那么,我与老友崇纲共勉,趁现在还能写,抓紧写,不让一日闲过,没有时间叹息。我们一起,将文学进行到底。这就像在寒山寺边,兄弟们抱团取暖,吟诗作文,聆听夜半钟声到客船。

是的,夜已深,远处江涛隐约,山影逶迤。秋天的凉风细雨,带来乡愁袭人。杂乱写下这些话,不知当否?心中忐忑。敬请作者和读者海涵,亦请大家赐教。是为序。

本文作者,知名散文家、词作家甘茂华

【作者简介】

甘茂华,中共党员,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现定居宜昌。知名散文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散文网特邀作家。历任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流行音乐艺术委员会理事,宜昌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已出版小说、散文等各类文学著作16部,获得湖北文学奖、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屈原文艺奖、全国冰心散文奖、原文化部群星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有作品收入大学声乐教材和中学语文乡土教材,《三峡文学史》列有专节评介。

(图片由《聆听乡愁的回声》散文随笔集作者廖崇纲提供)

猜你喜欢

1 :关于友情的作文600字(关于友情的9门学问)关于友情,

2 :魔蛋作文(精选5篇)

3 :“初试云雨情”的违“礼”性及其意义分析(燃爆了)

4 :博士生经历一任导师病退、二任导师车祸、三任导师病逝后,被光速毕业了

5 :《颜氏家训》为什么会受到历代推崇

6 :名言名句有哪些(原创 正能量卡耐基经典人生格言名言名句大全)名

7 :很火转发很高的人生句子,字字千金,富含哲理!

8 :哈九中高三一模优秀作文赏析|附作文原题

9 :友情开头和结尾摘抄大全英文(让人羡慕的高级友谊文案)友情文章,

10 :很现实的朋友圈说说,经典透彻,意义深远(一段很现实的话适合发朋友圈)一段很现实的话

-->